建昊集团董事长袁宝,拼缝.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昊集团董事长袁宝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15:11 袁幼时家境贫寒,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建设银行。为了脱贫,1992年,袁辞去“好不得容易得来”的在建设银行(601939,股吧)的工作,到北京怀柔注册建昊实业发展公司,创业资金为多方筹得20万元。袁下海后,在资金不足,又乏门路的情况下,将目光首先瞄向了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大量科研成果。他很快相中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现在的名字叫做“小黑麦”,其实是一个基因工程,能够将种子基因进行排序。袁认为此技术远远高过于现在热门的克隆技术。袁相中“小黑麦”技术后,决心将之实现产业化。半年后,“小黑麦”成熟,麦种很快占领全国市场,当年获利200多万元,成为袁的第一桶金。以后袁将这第一桶金善加使用,通过收购和买卖企业,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拼缝,迅速将事业做大。 袁宝简历 袁宝瞡,辽宁省辽阳市人,39岁,1989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袁宝瞡白手起家,后任北京建昊集团董事长。号称拥有37亿资产,下属企业60多家;30岁时捐资1000万元,在全国高校设立著名的“建昊奖学金”;31岁时当上了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32岁时成为我国首位“世界青年创业者大奖”得主。1999年与藏族舞蹈艺术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卓玛结为夫妻。 现代社会公民已经把报复、惩治侵犯自身利益行为的权利让渡给国家强制机关,因而个人就失去了私自雇佣暴力报复的权利。 为了一笔期货合同的损失,“商场奇才”袁宝违背了这个准则 “袁宝哪里会有30亿!”一位田姓民营企业家如是说。这位企业家曾经在北京市工商联的执委会上与建昊集团董事长袁宝有数面之缘。田说,企业家们有自己的“福布斯”排行,“我们不看车子,不看房子,当然更不看财务报表”。 直到事发被捕,袁宝的最终身份只是北京市工商联执委。按照工商联的“组织结构”,执委之上有常委、秘书长、副会长、会长;此外,更有代表工商界的北京市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田先生说,北京工商界惟一的全国人大代表王文京先生,在用友软件涨到最高的时侯,按市值计算身家可达55亿,现在大概也就30亿吧,不能说绝对,但按常情推断,袁宝应该和他还差着几个数量级。 袁宝的致富之路 1992年,袁宝从北京市建设银行辞职下海,在京郊怀柔注册了建昊实业发展公司,注册资金20万元。通过购买黑小麦专利并出售麦种,半年后获利200万元。 这个200万元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后的真实数据。此后,建昊实业的资金链就开始充满传奇色彩。 1995年,建昊实业以510万元资金获得海尔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51%的股权。这中间的300万元差额,袁宝的说法是在上海炒股赚到的。由于企业连年亏损,收购条件相当宽松,对剩下的49%股权,袁宝和其他股东签了一个“股权回购合同”,承诺在一定的年限内按同样的价格买过来。这样,袁宝就取得了这家资产估价1000万的企业的全部产权。随即将它抵押给银行,贷到1000万,再用这1000万买到了一家资产评估为1900万的怀柔温阳制药厂51%的股份。然后,以温阳制药厂为抵押向银行贷款,所得资金除了偿还原来抵押海尔生的银行贷款之外,余额又用于购买另外一家企业的51%股份。以此类推,建昊实业一口气在怀柔收购了13家这样的企业。1996年秋,建昊集团将总部移至北京,其时,它账面上的资产总额已高达30个亿,负债率11%,拥有的子公司和下属企业达60多个。这就是袁宝30亿资产之说的出处。 1995年、1996年,正是宏观调控最紧的时期,中小国企效益下滑严重。建昊集团主动帮助地方国企重组,既让地方政府松了口气,又扩充了自身资产。乍看来,真是一个双赢的大好局面。惟一的一点缺憾在于,银行的贷款总是要还本付息的。如果建昊集团收罗旗下的资产不能创造适量的现金流,账面上就无法交待。在宏观调控和通货紧缩的五六年里,一些县办企业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是很难想像的。幸好建昊集团拿到的企业基本都在北京近郊,北京近年周边地价猛涨为它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 据曾经在建昊集团任职的一位人士透露,袁宝1996年开始高薪聘请专家替建昊把脉。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是,资本运营不是这个搞法,哪有民企替国企承担改革成本的道理。要么找一个主业,安心搞实业;要么效仿国外风险投资公司,以卖出去为目的收购企业。袁宝还算从善如流,在公司主业上,他下决心关掉大部分下属企业,一心一意效仿史玉柱,搞起了资金、技术都可以不密集的保健品。尽管建昊的“好心情驻颜口服液”在宣传上比不上“脑白金”天天上中央电视台那般的力度,但也在北京主要纸媒体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浪。 袁宝的另一手是买卖上市公司“壳”资源。建昊集团以1亿资金收购了比特科技60%的股权,1997年通过重组,引入生物制药概念,抬高估价后出手转让;业界估测,建昊集团这笔交易至少赚到5000万。但此后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上

文档评论(0)

duhun680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