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荆紫关附属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段考试题.doc

 河南大学荆紫关附属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段考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大学荆紫关附属高级中学 高三历史段考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Ⅰ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晋国是姬姓封国 B.秦国国君是王室贵族 C.齐鲁两国可以通婚 D.秦鲁两国可以通婚 2.《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3.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及从政的资格 B.“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途径 C.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D.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4.《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汉朝时(  ) A.政策的放松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 5.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此现象表明(  ) A.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B.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 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D.宋代阶层有平等化趋向 6.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主要反映( ) ①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②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③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④军机处的设置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7.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1865~1911年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时间 进口数(单位:两) 出口数(单位:两) 平衡 1865年 55,715,458 54,103,274 -1,612,184 1875年 67,803,247 68,912,929 +1,109,682 1885年 88,200,018 65,005,711 -23,194,307 1895年 171,686,715 143,293,211 -28,393,504 1911年 471,503,943 377,338,166 -94,165,777 A.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的贸易逆差呈扩大趋势 C.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D.民族工业促进了外贸的发展 8.古代中国中央政府与管辖范围外的政权,建立的是以中国朝廷为中心的国际政治关系体系。中国中央政权成为这个体系的一元中心,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构成了等级性的中央政权的外藩。然而,鸦片战争后,这个体系逐步崩溃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君主专制制度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国际新秩序 B.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经济难以与外国工业资本主义抗衡 C.唯我独尊的闭关锁国心态无法应对开放多元的国际形势 D.以朝贡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体系让位于以条约为核心的新体系 9.曾任陕西督军团长、后任直系军阀师长的胡景翼在1919年6月的一篇日记中写道:“此举或顺天意也,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曹等数人,人怨极矣,天岂有不愿者乎?”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这段日记有助于判断北洋军阀对五四运动的真实态度 B.这段日记表明当时的胡景翼是具有爱国心与正义感的 C.这段日记表明胡景翼很大程度上受到中体西用的影响 D.这段日记表明胡景翼代表的直系军阀与北洋军阀决裂 10.《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

文档评论(0)

fuyir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