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docVIP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一》 默认分类 2010-10-10 15:11:49 阅读7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2、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振动大)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当物体(振动小)时,声音就(弱)。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强弱称为(音量)。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分贝数值越大,噪音越(大)。 3、分类:蝗虫,蚕蛾,牛,苍蝇,羊,鹦鹉,兔子,鸽子,鸭子,蚂蚁 答:昆虫:蝗虫,蚕蛾,苍蝇,蚂蚁 鸟类:鹦鹉,鸽子,鸭子哺乳类:牛,羊,兔子 4、列举三个现象证明声音的产生:发生的锣在(振动),发声的鼓在(振动),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通过实验可以得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在生活中,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请举出三个实例: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 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 3、给添置隔音设施。 4。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 5、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塞。 6、0度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2)米/秒,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米/秒。 7、声音能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液体中传播。(错) 8、有物体能产生声音,没有物体就不能产生声音。(错) 9、在真空中声音能传播吗?(不能)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是) 10、要想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就必须(把橡皮筋拉的紧一点)。 11、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12、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对) 13、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重量。(错) 14、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错) 1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不会消失。(错) 16、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地吃。(错) 17、食物在人体内经过了哪些器官? (口腔)→(食道)→(胃)→(肝)→(大肠)→ (小肠)→(肛门) 18、请把下列食物填在食物金字塔相应的位置。 ①豆、奶类;②油、盐、糖;③蔬菜类;④水果类;⑤鱼、虾、肉、蛋类;⑥粮食类。 从上往下依次是:②①⑤ ③和④并列都在第四层 ⑥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应该包括这五大类,吃的最多的应该是(粮食类),吃得最少的应该是(油盐糖类)。 19、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20、人类的哪些行为对空气产生了污染?答:汽车尾气,焚烧塑料,工业排污。 21、操作题:点燃酒精灯,加热一块铁片,然后熄灭酒精灯。答: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铁片用夹子夹起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22、按照发声、传声、听到声音的顺序,分析一下你是怎样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的? 答:教师的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空气时,会使空气产生振动,振动的空气传进人的耳朵,遇到鼓膜,声波就会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之中的听小骨在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内耳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3、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24、一杯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25、空气中能帮助燃烧的是(氧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26、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 2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28、(噪音)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29、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使用了(色素)。 30、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31、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2、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错) 33、表面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的吸热能力和散热能力都一样。(错) 34、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