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二复习考练2(第一单元 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5 6-10 11-12 答案
1.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 B.C. D.A.B.C.D.A. B.C. D..明朝时期江浙地区市镇与明朝以前的城市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
多为商业中心 个别市镇出现新的生产方式 呈现专业化特色 兼有政治、商业中心的双重功能
A.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④
10.据《国史大纲》记载:“唐初不课盐,开元以下始课盐,天宝年间,盐每斗尚仅十钱,其后乃增至四十倍,天下之赋,盐税居半。唐初无茶税,建中以下始税茶。唐初无酒禁,广德以下始课酒。唐初待工商优甚……其趋势自唐中叶以后而始变。”这一重大政策的转变( )
A.导致之后的社会商业活动萎缩
B.反映了专制政权对商业的控制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加剧了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的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对该表所反映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A.北宋的税收主要来自商业贸易
B.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税的提高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北宋的赋税逐年加重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摘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摘自《通典·食货》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商业与汉代相比有何发展?(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
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分)
一、选择题:
1-5、BAAAB 6-10ACBAB 11-12BB
二、材料解析题:
13. (1)状况:商运活跃,富商众多,交易广泛。
原因:国家统一;疏通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必备】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英语必修一Unit1friendshipreading课件[精品原创].ppt
- 【高考必备】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英语必修一Unit2he_Olympic_Games_阅读课件[精品原创].ppt
- 【高考必备】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英语必修一Unit4Earthquakes课件[精品原创].ppt
- 【高考必备】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英语必修二Unit1reading合成课件[精品原创].ppt
- 【高考必备】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英语必修一Unit4Earthquake-reading1课件.[精品原创].ppt
- 【高考必备】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英语必修一Unit3reading课件[精品原创].ppt
- 【高考必备】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英语必修一Unit2warming-up、Reading.课件[精品原创].ppt
- 【高考必备】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英语必修二Unit2Languagepoints课件(共32张)[精品原创].ppt
- 【高考必备】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英语必修一Unit5Mandelareading课件(共33张)[精品原创].ppt
- 【高考必备】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英语必修二Unit1知识点巩固课件[精品原创].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