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在国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偿献血在日本 日本从卖血过渡到无偿献血整整经历了10年的时间,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1、政府重视:政府把献血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纳入政府工作规划,并制定了有关的方针政策。 2、宣传工作卖势浩大:把能发动的部门和能利用的一切宣传工具充分发动和利用起来。 3、官员带头无偿献血:规定凡就任政府厚生省大臣一律献血一次,都、道、府、县官员每年献血一次,超过年龄或因病不能献血的,要到血液中心当一天负责人或组织一次献血活动。 4、呼吁并规定民众献血: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或在成人纪念日时,集体献血一次;参加工作或司机办理开车执照时,每人献血一次;“五一”劳动节,工会团体公务员和工人集体献血一次;妻子生孩子时,丈夫献血一次。 5、规定每年7月为献血活动月:此月,是献血宣传教育和无偿献血的一个高潮,以引起各界对献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6、献血教育从少年儿童抓起:安排献血知识课,并组织学生到血液中心参观。 西班牙对献血员最高的奖励莫过于建立永久性的纪念碑了。卡斯塔利来是西班牙阿利坎特省南部的一个小城市,然而该市的献血比例却是全国最高的。居民们充分认识到医疗用血的需要及献血这一崇高行为的意义,在他们的倡议下,为献血员的奉献精神和人道主义义务建立了永垂后世的纪念碑。 该碑高约3米。碑的正面刻着“你将因他们的崇高行为而认识他们”;在纪念碑的另一面是一组图案:鲜艳的红十字下面有一个心脏图形的饰板,饰板下方为两只形似鸡心状的手托着正欲落下的血滴。 这个纪念碑已耸立在该市十余年了,过往的行人以及领着孩子的父母深情地站在石碑下,对“献血拯救生命”这一崇高行为无比崇敬。阳光照耀在纪念碑上,纪念碑显得格外高大和庄严。卡斯塔利亚市民视此为他们的骄傲。的确,这座庄严壮丽的纪念碑值得人们为她骄傲。 各国献血量及献血年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献血人次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即能满足该国临床用血的需要。4%的献血率是每个国家献血组织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很多国家根据该国的血源情况和临床用血情况对献血年龄和每次献血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从一个献血者采集的血量与他的血容量有关。科学分析表明:人体平均每公斤体重含血液约70毫升,采血的安全指数是不能超出全身血量的12%。因此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不应当要求他献出超过420毫升的血。一个体重70公斤或更重的人献血时最多不超过500毫升。 采集血浆的最大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世界卫生组织和红十字会建议采集血浆的最大量每次不超过600毫升,每年最多不超过15升。 下面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每次献血量的规定(单位:毫升): 美国450±45 西德500 英国450 法国400--450 加拿大450 比利时385(体重×7.5毫升以下) 瑞典450 芬兰400--450 瑞士450 南斯拉夫250--450 荷兰500 日本200--400 澳大利亚430 南朝鲜320 马来西亚300--450 阿尔及利亚500 缅甸350 泰国300 菲律宾250 中国大陆200--400 中国香港300--430 中国澳门400 中国台湾250--500 从上述数字看,欧美国家公民由于身高体大,每次献血量略多于亚洲公民。就亚洲人而论,每次献血量400毫升也只占全身血量的10%左右。对于用血的患者来说,血液来自同一个人就比来自两个人的血液更安全。 关于献血年龄的确定,很多国家都做过科学的论证。青年男女在青春期以后身体发育比较迅速,身体对铁的需求量也大,由于献血而使青年人身体缺乏足够量的铁是不应该的,所以规定献血年龄的下限不应低于16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尤其中老年更为明显,并且血红蛋白水平从65岁以后逐渐下降。由于这些原因一般把献血年龄的上限定为70岁 自愿无偿献血 如何走出“贫血”困境? 2010年10月29日02:19人民网我要评论(538) 字号:T|T 健康环节——献血危害健康吗? 献血,会伤身体吗?应当如何科学地献血?笔者日前专门采访了北京军区总医院输血科主任杨连贵。 问:有人说,献血有伤身体,会引发“气虚”、“血虚”。这种观念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所以,献血的体重标准定在男性为50公斤、女性为45公斤。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存储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充上;血浆蛋白质,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能恢复到原来水平。

文档评论(0)

shig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