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位置、地形、地貌
一、工程位置
三乡镇金涌大道道路改造工程位于三乡镇城区,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镇区主干道,由西往东分别经过文昌路、建设路、金谷大道、兴业路、振华路等主要道路相交。三乡镇金涌大道在三乡镇的道路网络系统中居于中心的位置,具有交通骨架的功能,连系多条主要道路,同时也是三乡镇生活性的主干道。因此,该工程的改造建设对改善三乡镇中心片区道路交通环境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次改造工程范围由西起文昌路(桩号为K0+000),东至沙坦公路(桩号为K4+181.05),全长4.181公里,建成后的道路标准宽度36.0米。施工道路沿线分别与文昌路、建设路、平沙路、金谷大道、兴业路、振华路、沙坦公路等道路相交。
施工范围包括该项目道路改造工程、排水工程、电力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
二、地形、地貌
道路场地位于现三乡镇中心城区,道路走向从文昌中路交叉口开始沿鸦岗运河连接到沙坦公路,一侧周边环境多为商业和居民区,地貌单元为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海陆交互相沉积及陆相冲洪积为主。沿线道路地层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及岩土特征划分,道路路基自上而下分为:
1、素填土:为新近人工填土,主要为粘性土、风化碎石、砾石等组成,较松散,普遍分布,层厚0.6~3.70米,上部为0.25米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全线分布。
2、淤泥: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饱和、流塑状。层厚0.5~23.30米
3、粉质粘土:灰、灰黄、浅黄等色,很湿,可塑,下部含较多中粗砂,呈可塑状,层厚0.6~5.70米。
4、黏性土:浅黄色、灰黄色,很湿,可塑,主要为花岗岩风化的残积土。层厚1.2~9.6米
7、花岗岩:中细粒结构,主要由石英、长石、高岭土及云母组成,按风化程度分层如下:
(1)全风化层:灰黄色、浅黄色,岩体多风化成坚硬土状,土石工程等级为Ⅴ级,层厚0.8~22.80米
(2)强风化层:褐黄色,岩体风化强烈、破碎,岩芯呈半岩半土-碎块状,岩质较软,土石工程等级为Ⅴ级,层厚1.0~8.10米。
(3)微风化层:褐黄色,浅灰色,岩体裂隙发育、破碎~较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短柱状,为较软岩~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二级,层厚3.0~3.0米
第二节 水文、气候
一、水文
改造道路沿线西侧为鸦岗运河,场地水位主要受到该河道潮汐影响。无地表水,大气降水多沿地面慢流,经现有市政汇水系统收集最终流入附近的鸦岗运河。本场地的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为0.6~1.80M之间,稳定水位埋深为0.5~1.70M之间,大气降水时的平均水位埋深会上升0.5M左右,施工阶段的设防水位取各区段的最高水位线为主。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标准中判断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蚀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综合判断地下水对砼结构在弱透水层中具弱腐蚀性等级,在其它土层可不考虑地下水对砼结构的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等级。
二、气候
金涌大道道路改造工程施工位于中山市三乡镇镇内,本区域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1.9。C,7月份平均气温28.3-29.5。C,1月份平均气温13。C,7月均温28.4。C,年平均降水量1700mm,雨季集中在4-10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9%,7-10月常有热带气旋形成台风侵袭,每年台风4-6次,风速最高可达45m/s,风向西北。当地主要灾害性气候为台风伴暴雨洪涝灾害。
第三节 设计技术标准
一、道路等级:二级城市主干道
二、设计车速:主道中间道50km/h、外侧车道40 km/h,(路口25 km/h)
三、道路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交通等级为中重等交通量。
四、车道宽度: 道路标准断面宽度38.0~43.0米。
五、车道数: 双向6车道,
六、 、道路主要线形标准:
1、 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R=5000、平曲线最小长度332.23M。
2、 道路纵坡最大0.5%、
3、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R=20000米
4、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R=0.00米
七、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
八、路面结构:加铺沥青砼,道路横坡机动车道控制在1.5%。人行道控制在1.0% 。
九、 抗震烈度设防为7度。
第四节 施工条件
一、施工和生活用水
根据本工程主要工程项目用水特点,施工用水采用在道路沿线的小区或厂区驳接邻近自来水管网,局部使用水车运自来水供应的方法。
二、通讯和供电
本工程位于镇区内,沿线电力资源较丰富,工程沿线有输电干线通过,前期与供电部门联系,在道路两侧沿线接驳临时供电线路,以前期围护等临时用电,后期将根据现场用电负荷情况向业主申请配备一定容量和数量的变压器,确保顶管、现浇砼和水泥石粉搅拌施工的用电。
本地区通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个生态讲课稿..doc
-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doc
- 三中值定理应用..doc
- 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突破和精彩新论课后考试..doc
- 三丰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三丰量具的使用方法..doc
- 三乙烯四胺对c-MYC启动子的调节作用..doc
- 三九集团债务重组对企业财务影响..doc
- 三五九钢厂12焦炉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doc
- 三五断块施工组织设计..doc
-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文学视角下的中外名著研究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自适应学习平台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多媒体素材整合与物理实验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历史课程中校园植物历史文化的挖掘与教学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中的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上海市徐汇区向阳小学小升初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大全练习题带答案解析.pdf
- 三明市明溪县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pdf
- 人工智能视角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农村初中为研究对象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的技术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