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大陆玄武岩和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准则(夏林祈老师)讲述.ppt

区分大陆玄武岩和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准则(夏林祈老师)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生代代洋盆是沿着从北向南①②③等3个主要缝合带闭合。 通常认为,古亚洲洋的最后闭合是沿着中天山南缘缝合带发生。 迄今为止,已经发表了大量有关上述缝合带中高压–低温变质岩石的年龄(422—226 M a)。 迄今为止,对于作为天山造山作用碰撞标志的区域性高压–低温变质作用的时间并未达成一致性的意见。现提出一种可供参考的解释如下:(A) 较老的年龄(422–364 Ma)可能是指示了与消减和增生较早阶段有关的变质作用(Wang等,2010)或者是由于高压变质矿物中存在过剩40Ar所致(Klemd等,2005);(B) 360 Ma–351 Ma范围的年龄值可能为峰期俯冲高压–低温变质作用的年龄,暗示古生代洋盆最有可能是在早石炭世早期闭合的;(C) 较年轻的的年龄值(346–302 Ma)被当作是高压–低温变质岩石折返过程中退变质作用的时间(Gao和Klemd,2003;Stupakov等,2004;Klemd等,2005;Volkova和Sklyarov;2007;Simonov等,2008;Wang等,2010,2011);(D) 最年轻的年龄值(291–226 Ma)可能与后期流体导致的锆石重结晶作用有关(de Jong等,2009; Su等,2010)。 李奇祥等最近(2010)获得了天山东段觉罗塔格裂谷中四顶黑山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中辉长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51.5 ± 1.9 Ma。该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与357.7 ± 3.5 Ma的A型花岗岩共生,这些也标示着古亚洲洋在早石炭世早期已经闭合。 根据上述早石炭世早期区域性不整合、最年轻蛇绿岩的年龄(352 Ma)、高压–低温变质带峰期俯冲变质作用的年龄(360–351 Ma)、以及352 Ma含铜、镍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体和358 Ma A型花岗岩的产出等证据,我们推断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是发生在早石炭世早期。 天山大火成岩省石炭纪玄武质熔岩的(a)Nb/La?Nb(×10-6)图解、(b)87Sr/86Sr(t)?εNd(t)图解(图解据Zindler 和 Hart, 1986)和(c、d)不相容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标准化值据Sun 和 McDonough, 1989)分配型式 天山大火成岩省石炭纪玄武质熔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a)Zr/Y?Zr(×10-6)图解 (该图解适用于非堆晶玄武岩,据Pearce 和 Norry, 1979);(b)Th/Y?Ta/Yb图解(图解据Pearce, 1982);(c) Hf/3 (×10-6)?Th (×10-6)?Ta (×10-6)图解 (图解据wood, 1980) ; (d)Hf/3 (×10-6)?Th (×10-6)?Nb/16 (×10-6)图解(图解据wood, 1980) 中国大陆板内火山岩分布图 发育于我国扬子克拉通西北缘的碧口前寒武纪陆块上的碧口群火山岩系 据Xia等, 2012 碧口群火山岩系(846-776 Ma B. P.) 发育于我国扬子克拉通西北缘的碧口前寒武纪陆块上。新太古代鱼洞子群构成碧口群火山岩系的下伏基底,新元古代晚期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覆盖于碧口群火山岩系之上。该火山岩系的组成主要为玄武质火山岩,其次为酸性火山岩,中性火山岩量微。 据Xia等,2012 扬子克拉通(中国)西北缘碧口地块上新元古代中期(846–776 Ma B. P.)碧口群玄武质熔岩的(a)Nb/La?Nb(×10-6)图解、(b)87Sr/86Sr(t)?εNd(t)图解(图解据Zindler 和 Hart, 1986)和(c、d)不相容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标准化值据Sun 和 McDonough, 1989)分配型式 扬子克拉通(中国)西北缘碧口地块上新元古代中期(846–776 Ma B. P.)碧口群玄武质熔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a)Zr/Y?Zr(×10-6)图解 (该图解适用于非堆晶玄武岩,据Pearce 和 Norry, 1979); (b)Th/Y?Ta/Yb图解(图解据Pearce, 1982);(c) Hf/3 (×10-6)?Th (×10-6)?Ta (×10-6)图解 (图解据wood, 1980) ; (d)Hf/3 (×10-6)?Th (×10-6)?Nb/16 (×10-6)图解(图解据wood, 1980) 中国大陆板内火山岩分布图 青藏高原中、南部古新世–始新世早期 (65?40 Ma B. P.) 火山岩主要分布于拉萨地块 (包括有林子宗火山岩系及相关基性岩脉和达孜玄武质火山岩系) ,少量分布于羌塘地块 (包括有南羌塘地块的拉嘎拉玄武岩 (59 Ma B. P.) 和北羌塘地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