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唯一理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家的唯一理由   离家与不孝   西安汉元影视文化公司在元旦节前公布了2014春节放假通知,长达9天的假期却只让少部分家在本地的员工感到兴奋。对外乡人苏羽来说,提前两天回家与除夕当日回   家,至少在抢票难度上没有太大区别。   要避开高峰期,除非她和丈夫刘浩在1月6号的春运首日就出发。11个小时的火车,6个小时的长途客车,再坐3小时摩的颠簸在山间公路上,才能到达位于巫山县东北角上当阳乡的家。而刘浩的家在更靠北的旗帜山村――翻过他家的那座山,就能看到邻省的神龙架自然保护区。习惯了城市便捷生活的年轻人,对回家的期盼在这一关就消磨了不少。   如果可以选择,苏羽和刘浩更愿意留在西安过年。两人同在西安上了九年学,对这座城市积淀的感情几乎可与老家相比。自3年前在雁塔区买了房子,她每年都不死心地邀请父母来西安过年,但母亲执意不肯。母亲把过年和故土牢牢捆绑在一起,在巫山民俗里,过年离家,是背祖,大逆。于是过年能回的家,只能是父母在的那个家。公司里有近一半人和苏羽一样,踏上的是有些不甘不愿的回家路,“平时说工作忙不回家可以,过年不回去,就会被指责不孝了。”   逝去的传统   年轻人想要的过年方式,以休息和轻松为主。工作繁忙,压力大,好脾气如苏羽,也对老人们坚持的某些传统不置可否。   蛇年的大年初一,苏家照例开祠堂祭祖,曾经用“孝”和“家族大义”把苏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老长辈这些年陆续逝去,带走了大家族的凝聚力,也带走了对某些习俗的执念。那年的祭祖仪式应年轻人们的要求,明显形式大于了内容,但在苏羽看来,离“一切从简”也还差得远,因为是苏家第一个考上“211”大学的才女,她被三叔公要求清晨6点就要起床参加仪式。“对祖宗心怀敬意,不是一年祭一次酒就行吧?走过场还不如干脆省了。”她对没有休息好的怨念明显大过这份老人眼里的荣耀。   以老一辈为核心、以家族为整体的过年法正在逝去。父辈大多年轻时便出外打工,但少时大家族里各房和睦相助的印象深刻;同样早早离家的小辈人,除了过年,却几乎不与直系血缘外的亲戚有更多接触。苏羽记忆里最热闹的年,就只与外婆有关。   外婆在世时,逢除夕那天,她的三个姐妹定会约定成俗地带着各自后代家属,从各方赶回老家团年。外婆家除了在山上有间大院老宅,其实穷得叮当响,但老人总会在除夕之夜将家里积攒了一年的好吃好喝拿出来,给一屋子热热闹闹的亲戚做一顿丰盛且喜气洋洋的晚餐。在物质仍旧贫乏的上世纪90年代末,电视已经普及,外婆家仍旧没有电视,为此,苏羽父母慷慨地将电视和“小锅盖”扛到外婆家,让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地看春晚。   过年的喜庆、热闹、兴奋,对亲情的渴望和关爱,曾经真实存在于苏羽心里,但它的维系必须依赖于家族各成员的持续来往。外婆去世后,几房人失去了一个维系亲缘和召集的核心,大家族的聚会从此终止。苏羽家和二姨婆一家失去联系达十年之久,母亲有时会自责,觉得家族失散她有责任,毕竟是外婆的独女,应该接过担子。这让苏羽压力剧增,“感觉尽孝就是要接过很多责任,不尽责就是不孝。”   咂不出味的走亲戚   用最通俗的话解释春节期间的尽孝行为,便是顺从,听话,让父母高兴。   苏羽两口子回家一趟,来回的路费超过1500元,但用钱买父母高兴,值。他们的痛苦在于,回家不仅是路途遥远、舟车劳顿、路费开销,还要为应付走不完的亲戚劳心劳力。   两代人对亲戚的理解存在巨大鸿沟。小两口把父母视作第一位,“春节回家,我们都希望免去走亲戚的程序,在两个家庭各待3天好好陪陪父母,这样春节回家也不至于太累。”但在父母眼里,这是不孝,孝不只针对父母本身,它必须是小辈对所有长辈的礼节到位,老一辈人固守着走亲戚的文化习俗,是因深埋于他们心底的血缘情结,“我妈很生气,认为不去慰问亲戚还不如不回家。”   为了不让长辈们伤心,苏羽小两口从春节第一天回家开始,变成了每天都狂奔在路上的节奏。   三天时间要走完所有亲戚,对苏羽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刘浩家的亲戚,七大姑八大姨足有二三十家,遍布整个巫山县,两人只好挑拣一些不能得罪的长辈,每一家坐不到5分钟就得匆匆告别奔赴下一家。“即便是这样,可还是会得罪一些人,所以每年都要先理一个走亲戚清单,去年没有走的,今年就要去了;去不了的,要打电话拜年,要托人把礼物带去。”   各有各的理解   苏羽考虑在马年要一个孩子,作为说服父母来年去西安过春节的筹码。她甚至有些不孝地等待小家庭里最后一个长辈的去世,自从外婆去世后,这是最后一个让父母羁绊在老家的理由。   乡村的荒芜,已经让她越发不能在老家感受到过年的人气。苏羽记得自己上小学那会儿,外出打工的人无论多累都会回家过年。那时过年也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会杀猪,请所有邻居到家里吃“刨猪汤”。吃饭是由头,目的是置办丰盛筵席证明自己外出打工的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