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r——炼化企据业中毒窒息事故汇编.doc

集团r——炼化企据业中毒窒息事故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炼化企业中毒窒息事故汇编 目 录 一、硫化氢中毒事故 1 (一)2002年某石化分公司 “8.27”硫化氢中毒事故 1 (二)2002年某石化分公司“9.2”硫化氢中毒事故 8 (三)2007年某石化公司“5.11”硫化氢中毒事故 10 (四)2010年某油田分公司 “2.12”硫化氢中毒事故 17 (五)2011年某石化某炼油厂“9.2”中毒事故 20 二、丙烯腈、氢氰酸中毒事故 24 (一)2000年某石化公司 “12.22”氢氰酸中毒事故 24 (二)2008年某炼化在某石化“11.6”丙烯腈中毒事故 27 三、氮气窒息或窒息事故 30 (一)2005年某石化公司“2.16”氮气窒息事故 30 (二)2006年某石油管理局“2.20”氮气窒息事故 31 (三)2007年某石化分公司“10.7”窒息事故 34 (四)2010年某石化公司“4.25”氮气窒息事故 39 四、其它中毒事故 48 (一)2000年某石化公司“7.4”中毒事故 48 (二)2001年某石化公司“6.27”中毒事故 49 (三)2001年某石化公司“9.5”氨中毒事故 51 (四)2008年某石化公司“1.19”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55 (五)2009年某石化公司“8.9”苯中毒事故 58 五、公司近年中毒事故 62 (一)1988年某厂“11.21”丙烯腈中毒事故 62 (二)2002年炼油厂“11.27”丙烯腈中毒事故 62 (三)2003年某厂“5.16”MTBE中毒事故 65 (四)2004年某厂“2.6”芳烃类物质中毒事故 67 (五)2004年某厂“2.19”石脑油中毒事故 70 (六)2011年某厂“1.12”氢氰酸中毒事故 75 一、硫化氢中毒事故 (一)2002年某石化分公司 “8.27”硫化氢中毒事故 1、事故经过 2002年8月27日17时10分许,在某石化分公司北围墙外西固区环行东路,位于某石化分公司动力厂污水处理车间大门处东西长约400米的范围,有行人和司机出现中毒,共导致沿线过往的15辆机动车的驾乘人员和行人共50人相继中毒。路过此路段的某石化分公司供销公司司机等人立即向110、兰炼120报警。17时15分许,兰炼、兰化职工医院救护车先后赶到现场,迅速展开救治,随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受伤人员中有32人被送往兰炼职工医院抢救,有8人被送往兰化职工医院抢救,其余中毒人员被地方急救中心送往地方医院进行抢救。其中4人送到医院时已经死亡;4人伤势较重,其中一人在9月1日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 2、事故原因 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烷基化装置为了做好旧烷基化装置的拆除工作,装置逐步在进行处理,经检查废酸沉降罐(容—7)内约剩30吨反应产物,因抽出线已拆除,无法回抽处理,由车间向分厂打出报告,申请分厂联系收油单位将容—7内的废反应产物进行回收。 在办妥废油回收申请手续后,2002年8月27日15时左右,烷基化车间主任带领车间管理工程师、安全员,协助三联公司污油回收队装车。由于从容—7罐顶人孔处用蒸汽往复泵抽油泵不上量,三人商量后从容—7底部抽油,并决定检查容—7底部放空管线是否畅通。在管线试通过程中,利用地下风压罐的顶部放空线将容—7中的部分酸性废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其中地下风压罐排空线到含硫污水井的管线上的2寸阀门开启了两扣,排放时间约为10到15分钟。 根据《某石化公司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某石化公司污水管理规定》及《烷基化装置操作规程》的要求,废酸渣不应排入含硫污水系统,应送出装置综合利用或拉运到工业渣场进行填埋处理。由于旧烷基化装置已闲置4年,原回收系统管线和设备已腐蚀或拆除,无法按原流程把罐内废硫酸送往废酸罐,然后送出装置,拉运到工业渣场进行填埋。因此现场人员决定从容—7底部抽出线试通管线,利用原地下废酸风压罐的顶部空气排空线(该地下废酸风压罐的顶部排空线在原生产流程中用于放空地下罐中的气体,且设置U形管道对放空气体进行除液)将废酸液直接排入下水井,此下水井和含硫污水系统相通,导致废酸油汇入含硫污水系统干线。 酸液通过管道经过几十米的距离进入含硫污水管线,与含硫污水混合,硫酸与硫化钠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量增加,充满管道内部空间后,气体膨胀产生一定的压力,硫化氢气体在管道中随污水运移,经过800米左右的距离到达污水处理场外的观察井,由于压力的存在,硫化氢气体通过观察井口排出。 通过观察井口排到地面的硫化氢,由于排放口高度较低(高2.45米),且观察井附近三面是墙(高2.22米),一面通向西固环行东路,在当时风速很小(0.7米/秒,风向东南偏东)的情况下,比空气重的硫化氢从观察井口排出后大部分沉降到地面积聚,并向无遮挡的南面道路扩散。事故发生时,行驶于污水处理场外道路上

文档评论(0)

wawa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