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每课一练17 新人教版必修2.docVIP

2012高中历史 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每课一练17 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 1.(2011年3月忻州市联考19题)依下表《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分析不正确的( ) 时期 乡民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从事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1912---1939 473 0 77 396 A.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移方向是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B.乡民迁居谋生的手段由他乡种田转化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 C.迁居谋生与国门打开,自然经济解体有密切关系 D.第三、四时期做工或从事工商业人数激增,与清政府的政策扶植、日本侵略相关 【解析】考查阅读图表分析运用能力。从图表可知,乡民迁出总人数呈增长趋势,迁至他乡种田人数则是下降的趋势,而迁至城镇做工或从事小商业人数,以及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都是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出国从事工商业的人数,由此说明百余年间,该乡居迁移方向是农村到城镇、国外;乡民迁居谋生的手段由他乡种田转化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结合所学知识,迁居谋生与国门打开,自然经济解体有密切关系,ABC正确;D项说法错误。 【答案】D 2.(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8题)表1,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状况 行 业 1912年 1920年 平均年增长率(%)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509564 1598074(1922年) 12.1 机器面粉业 华商厂产量(万包) 1966(1913年) 8316(1921年) 19.8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38 1680 36.7 电力业 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 12013 29602 11.9 机械采煤业 华商矿产量(吨) 416558 3279757 29.4 表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 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②重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④民族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从表格前三行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①正确;从表格后两行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②正确。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含④选项。 【答案】A 3.(2011年3月蚌埠市质检14题)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货币大量增发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C.围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解析】图中反映的是国民政府发行法币的数量急剧增长的情况,因此反映的是通货膨胀的状况。 【答案】B 4.(2011年1月河南安阳高三期末13题)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图中的F1是阻力,F2是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 A.甲午战争以后 B.解放战争以后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解析】本题要求在四个时期中分析出民族工业发展遇到的阻力大于动力的时期。根据所学,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到20世纪初,“设厂自救”和“实业救国”的呼声不断高涨,在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中,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此后不久,西方列强卷土重来,“春天”很快过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制定和实施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工业又有了短暂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后期,官僚资本的野蛮掠夺、战争的巨大消耗以及美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遭到巨大打击,大量的民族工商企业破产倒闭。据此本题选B项。 【答案】B 5.(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13题)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其中影响1、2、3、4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 A.自然经济解体 B.外国列强侵略 C.清朝的政策 D.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到一战后的发展概况。A项“自然经济解体”说法不符合3、4阶段情况;C项“清朝的政策”不符合3、4阶段,清政府1912年就已垮台;D项不符合1、2阶段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外国列强的侵略使民族资本主义工

文档评论(0)

fmm400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