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ppt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姓名:刘兰平 课件名称:《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学科:地理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 联系方式《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了解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综合治理措施。 滩涂 沼泽  河流 湖泊 珊瑚礁 红树林 达标训练 1.为了响应联合国确定的2011国际森林年,湿地公约秘书处将2011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定为“湿地与森林”。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  A.东北三江平原  B.海南岛红树林 C.鄱阳湖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2012年6月,由于降水少,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出现干涸洼地,湖南省防指安排在长江岸边,使用大型机械从长江抽水补给洞庭湖区。下列不属于洞庭湖湿地作用的是 (  )   A.调蓄洪水       B.灌溉、发电   C.提供丰富农产品    D.航运 3、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201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和水资源管理.”湿地的作用有 (  )   ①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聚宝盆”   ②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   ③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粮食、肉类、药材及多种工业原料   ④为人类提供旅游资源     ⑤调节气候 ⑥提供大量木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D B C * * 人工湿地 活动一:1.读图,你知道什么是湿地吗?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一、湿地的概念 1、湿地的定义: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类型及特点: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鱼塘、人工河、人工湖 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 3、我国湿地的分布 三江平原 鄱阳湖 长江中下游平原 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 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活动一: (空间) 2.读图,你能发现我国湿地分布的特点吗? 二、地球之肾 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湿地的重要价值: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1、维持生物多样性 2、调蓄洪水 3、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4、航运 5、旅游观光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失去湿地,鸟类将失去生长、栖息和繁衍的场所,将被迫迁徙,这将破坏本地的生态平衡,鸟类生存面临威胁,甚至导致鸟类因失去食物而死亡。 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洞庭湖区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分布着多种湿地植被类型、多种鸟类和水生动物,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2、你发现洞庭湖是如何调节洪水的呢? 洪水期,长江补洞庭湖,反之,洞庭湖补长江 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赞成。因为湿地水分的蒸发,能增加周围地区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形成降雨,从而调节局部地区的气候。 三、湿地资源的利用 随着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是哪些? 人为 原因 自然 原因 危害 对 策 原 因 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泥沙淤积,湖面减小。 围湖造田 , 湖面减少。 禁止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的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 (2)影响航运 (3)破坏生物多样性。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丰富。 (2)地形:地势低平。 (3)水源:河湖密布,水产养殖发达。 (4) 土壤:土壤肥沃。 1、洞庭湖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 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增加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 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