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
——益阳市2013年初中校长提高班培训心得
谌军华
9月26日—9月30日,我参加了为期5天的“益阳市农村初中校长提高培训班”学习。这期间,我一堂课也不敢落下,因为所安排的课程正是我目前或缺的。不管是教育大家张楚廷教授(原湖师大校长)、王沛清教授(原湖南一师校长)的报告,还是目前正在一线的彭荣宏、肖芬等优秀校长们的讲座,我都十分虔诚地听,积极地想、努力地悟。一个清晰的认识慢慢浮现——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而绝非仅仅是以前常讲的“学生”。
有了新的感悟和觉醒后,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虽然张楚廷教授说,教育其实并不总是那么美好;王沛清教授对当前一些教学模式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但都有着相同的治校理念,那就是“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按人的发展规律办事”,“课堂是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重要载体”。本人觉得,说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这样一个观点的意义在于启发我们重视学校的“产品质量”,其实,学校不是机器,是从“学生”这个特殊产品上说的,“学生”怎么会是产品呢,我因而不赞成学校是机器的说法。但假如硬说学校是部特殊的“机器”也有道理,如果是机器,那这部机器一定是生产“课堂”的,则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产品,试想,假如学校产品不过关,那如何能有好的办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在课堂上保证了三维目标的达成,使学生的智商与情商都得到开发,智育与德育都得以实现,我们才有可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考核,面试占了一定的比例。同样课堂中出来的学生参加面试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在课改课堂中出来的学生和传统课堂里出来的学生同时参加面试时,那个泾渭是分明的,区别是明显的。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表达流畅、反应敏捷、举止大方、言行有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学科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土壤
课堂教学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科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科文化就像空气,学生虽浸润其中,却往往难以体察,而又须臾不可或缺。
作为学科课堂教学,不仅仅要融合学科文化内容,以丰富课堂学习生活,更要的是融合学科文化的精神与品格,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与品位,使师生获得智慧的成长。
学科教学呼唤“仁爱”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仁爱”的缺失将使课堂失去教学的生命意义。教师应该像蚕桑先民一样,对孩子怀着敬畏、圣洁之心,虔诚地布施甘霖。这样充盈着“仁爱”光辉的课堂教学,就有了期待,有了温暖,有了宽容,有了尊重,有了保护……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有了“儿童”意识,充满了文化的关怀。
课堂教学是师生校园生活的主要方式,必须扎扎实实抓好课堂教学,提升师生的文化教育质量。这种文化的浸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科文化中的目标、思维、体态、范规、行为等在功能上相互依赖,结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二是用学科文化去改造学校文化,产生新的校本文化。三是模式的建构,生成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构架新的行为体系,产生新的评价制度,营造新的教学环境,使校园文化生活方式与学科教学方式结成一个整体。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上突出学科文化规律,在教学内容上渗透学科文化要素,在教学方式上顺应学科文化品质,在教学反馈上符合学科文化要求,在教学环境上展示学科文化内涵。一方面使学科课堂教学彰显出各自的特性,符合学科教学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科教学都烙上文化的底色,突出文化的整体效益。
三、分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要求
同一份学习材料,在班上至少会出现3类不同的接受情况和与此对应的学习效果。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发展人和提升人”。人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一个都具有性格、兴趣、情感、意志和智力等方面的特征,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并不单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学生每天来到课堂,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而“分层教学”的课堂模式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其主要体现三点要素:
1、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内部的活动,课程、教师、教学过程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应该有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为层次上的差异,教师的教也可以通过分层来实施,让学生得到“适合于他们的教学”。
2、教师要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裂脑研究、左右脑功能的研究、潜意识的研究等都为我们相信“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提供科学证据,国内外关于智力开发的探索也为此提供了大量的事实经验,但发展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解决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排斥暂时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