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中国古建筑防雷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卓越的中国古建筑防雷技术  一提起避雷针,人们都会浮想联翩,脑海中出现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250多年前的美洲费城阴云密布,一位勇敢的中年男子冒着生命危险,将一只用绸子制成的大风筝放到了乌云的底部。这只风筝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顶端安装了一小片金属板,又用丝线和细铁丝将金属板连到铁丝尽头的一把铜钥匙上。过了一阵,只见丝线上的毛毛头全都竖了起来,那位男子的手指凑近了铜钥匙,只见钥匙与手指之间放出了火花。这个男子扔掉手中风筝的丝线大叫起来:“我捉住了!”   这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于公元1752年进行的有名的风筝试验。试验证实了“雷就是电”,不久费城的某高大建筑物上立了一根连接大地的铁棍子,这就是被译为“避雷针”的防雷装置——接闪器。为表彰富兰克林伟大的功绩,人们在其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一句话:“从苍天上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夺得民权。”   而翻看中国浩瀚的文史资料后,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不但有造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这四大发明,同时也是直击雷防护技术上的领先者。 慈氏塔:防雷技术的应用比富兰克林试验早五百年!   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有一幢世人皆知的岳阳楼。岳阳楼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称,更因宋代大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名赋《岳阳楼记》和千古传诵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广为人知。但是我们关注的目光却移向湖滨一座并不显眼的砖塔——慈氏塔。该塔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后于宋朝淳祐年间(公元1241~1252年)重修。修建过程中经费不足,民间有一寡妇慈氏因倾心向佛,不惜破家赞助。塔建成后便被人们称为慈氏塔。   这座塔并不太高,塔身连座仅高39米,但是造型高拔挺秀,塔为八角七级。各层塔檐下无斗拱,用迭涩作法,每层四面有小佛龛,每面转角处有四方形倚柱。宝塔顶为八角攒尖,并由复钵、相轮、宝盖、圆光等件组成。这与一般佛塔并无大异。值得关注的是:在一般塔的宝顶中央均有一铁杵,宝顶上的装饰物均依其所构,为固定宝顶,会用几条铁链沿宝顶上的垂脊延伸到翼角,因为拉力均匀,宝顶不会因大风、地震而晃动。慈氏塔的特殊之处在于:这八条铁链至翼角处尚不终止,而是逶迤垂下直到地面。这铁杵不就是避雷针(接闪杆)吗?那铁链不就是引下线并接地了吗?这种防雷技术的实际应用要比富兰克林试验的年代早了五百年! 龙舌金属条:美观和实用巧妙契合   清朝康熙大帝崇尚西方科学技术,在他周围聚集了不少教授和西方科技的传教士,如利马窦、南怀仁、白晋等。   其中一葡萄牙人安文思自1640年来华,在华37年间,经历了顺治帝的赏识和康熙帝的呵护。其死后,康熙帝还为他撰写了墓碑碑文,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安文思在1688年前后完成了两本著作:《论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和《中国的十二大奇迹》。1953年洛德·罗伊在其撰述的《镜中的中国》一书中征引了安文思书中许多内容,如中国古建筑物的防雷,原文如下:“用琉璃瓦做成的屋顶犹如玻璃一样闪亮。屋角以动物头上角须形式直指天空,这些动物是以该帝国中最受尊崇的龙装饰的。屋顶的形状类似于汉代人曾经居住过的帐篷。帐篷固定在一个矛状物上,它们的各个角度是向上弯曲而指向天空。现在以砖瓦砌成的屋顶仍然模仿汉代人的建筑。巨兽的舌头指向空中,其腹内穿过金属条,金属条一端插入地里。这样,当闪电落在屋上或皇宫时,闪电就被龙舌引向金属条通路,并且直奔地下而消散,因而不致伤害任何人。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民族极有智慧,他们知道,如何以自己的劳动成果将美和实用结合在一起,如何将聪明睿智寓于精致的工艺之中。”   关于中国的古建筑,在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按《营造法式》所表述,其屋顶形制,可分为庑殿、歇山、挑山、硬山、卷棚、攒角等,又按建筑物的层数分为单檐、重檐和多檐。在最高级别的庑殿和歇山式建筑物上,为显示其尊贵同时又起到瓦筒钉帽作用而使用了吻兽,如最高级别的太和殿上,除正脊两端各有一重4吨的正吻外,在垂脊端上有由嘲凤(龙子之一)、凤、狮、海马、天马、狎鱼(鳖)、狻猊(披头)、獬豸和和斗牛九件吻兽加上带队的骑在小兽上的仙人(行什,猴的形状)组成一队吻兽。安文思所指的龙舌金属条,应该是把角的嘲凤的舌头,这是接闪器。腹内的金属条即引下线,且其另一端插入地中(接地)。这与富兰克林的外部防雷装置完全一样。而安文思所说的“美和实用结合在一起”,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极有智慧”。因此,如果从1652年算起,中国的防雷技术应用要比富兰克林的试验早上一百年。   遗憾的是,这一经典目前在中国大地上都不见踪迹。故宫里没有,其他地方也尚未找到,大概是历史翻修时工匠们不解其作用而被破坏。 “吻兽”之争:引雷还是避雷?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还有两处值得一提。一处是位于湖北武当山上的“金殿”,自明朝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由北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