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含答案.docxVIP

2016年湖南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湖南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016·湖南株洲一模)黑格尔在评价中国古代文化时,认为中国人也曾提出过抽象的思想,思考过纯粹的范畴。在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中,最能印证黑格尔观点的是( )A.《尚书》?B.《诗经》?C.《论语》?D.《易经》【考点】孔子和老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与材料中“提出过抽象的思想,思考过纯粹的范畴”不符,故A项错误;《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论语》主要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故C项错误;《易经》总结了预测未来事态的发展规律理论,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符合材料,故D项正确。【答案】D2.(2016·湖南衡阳一模)下面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统计表分析正确的是( ) 类别 关键词 出现频次 所占比例 社会伦理观念 仁、礼、信 8234次 36.2% 法观念 法、刑 4648次 20.5% 财富观念 利、财、富 5395次 23.8% 公平公正观念 均、平 4427次 19.5% A.社会贫富分化?B.法家大行其道?C.重利观念盛行?D.伦理脱离政治【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根据材料中体现的信息“仁、礼、信”和财富观念“利、财、富”说明当时社会经济出现贫富分化,故A项正确;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故B项错误;汉代以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重利观念盛行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我国的封建伦理观念是为政治服务的,故D项错误。【答案】A3.(2016·湖南郴州一模)《周礼》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在统治阶级内用“礼”,统治人民之道用“刑”。荀子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说明先秦时期( )A.礼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强制规则?B.法对平民的约束力不大C.礼法并施,一视同仁?D.儒家思想实际上居于统治地位【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根据题干中统治阶级内用“礼”,统治人民之道用“刑”和“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的说法,可知礼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强制规则,故A项正确;题干中统治人民之道用“刑”和“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说明法的目的就是约束平民,故B项错误;题干中对统治阶级用礼,对平民阶层用法,说明礼法并未一视同仁,故C项错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并未居于统治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A4.(2016·湖南岳阳一模)韩非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 )A.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D.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题干中“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说明了韩非子的主张是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也并未涉及到国家统一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也并未涉及到改革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5.(2016·湖南永州二模)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考点】宋明理学【解析】西周礼乐制度是对王室贵族言行的规范,与官员“丁忧”尽孝道无关,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儒家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官员“丁忧”符合儒家伦理纲常,古代法制也深受其影响,故B项正确;隋唐时期科举制取代了举孝廉,故C项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才开始融为一体,故D项错误。【答案】B6.(2016·湖南衡阳一模)《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 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C.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考点】宋明理学;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解析】花鸟画是明清时期主要成就,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墨梅,反映的是文人画,不是风俗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6455029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