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与肿瘤抗争的医者先锋
目前,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同心脑血管疾病一同被称为世界三大死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长期以来,抗癌、治癌和防癌成了医生和患者不得不共同面对的生死战役。
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是集医、教、研为一体,以个体化治疗为特色的肿瘤防治专科。该科由两个病区、超声刀治疗中心、肿瘤实验室组成。是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和辽宁医学院硕士、博士生和博士后招生点。职称及学历结构在国内同专业中均处于优势地位,成为科室各项新业务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多年来,肖文华主任带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一科这一奋发向上、积极拼搏的团队,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依托一流的临床科研水平,使肿瘤患者在充满人性化的服务中获得高水平的个体化治疗,最大程度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学医之路的艰辛与成就
肖文华1963年出生在四川一个书香之家。因为年幼时体弱多病,在1979年高考报志愿时,父亲让他报考了华西医科大学,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那一年肖文华才16岁。
自从踏入华西医科大学这所当时原卫生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后的5年里,尽管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但是肖文华学习一直很努力,这为肖文华未来的从医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医院实习时,肖文华亲眼目睹了无数患者因诊疗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有限而死亡,他深切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生肩负的重大责任。他意识到要想为更多患者驱走病魔,仅凭5年大学里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在1984年大学毕业后直接报考了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生,从此走进军营,成为了我国消化病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国家一级教授、著名消化病专家刘为纹教授的得意门生。
刘为纹教授治学严谨,为人谦和正直。在刘为纹教授的悉心教导和栽培下,肖文华从对医学科研毫无经验到热衷并能深入做科学研究。1992年,他继续报考了刘为纹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在刘为纹教授的指导下,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癌相关基因甲基化的研究,并先后撰写了5篇有关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综述文章,是最早把国外关于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动态和成果介绍到国内的青年学者,为我国在21世纪初广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起了引导作用。他不断努力,在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二年,他所做的“肝细胞癌癌相关基因的研究”就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论文也获得了中华肝病学会授予的二等奖,个人荣立三等功;也正是在这时,肖文华研究的课题第一次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精湛的医术点燃患者生的希望
1995年,肖文华博士研究生毕业,凭着在学校时品学兼优的表现被任命为西南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并在上任的第一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正式拉开了与癌症这个夺走无数生命的恶魔斗争的序幕。2000年,肖文华作为优秀学科人才被引进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解放军第304医院),历任肿瘤一科副主任、主任。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拥有肖文华主任在内的一大批优秀医疗专家。由于其雄厚的技术力量,全国各地患者纷纷慕名而来。据肖文华主任介绍,在这些患者中,有80%的患者来自外地,并且都是肿瘤中晚期的病人,这些患者在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前,已经在很多大医院尝试过治疗肿瘤常用的一些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和基因治疗,不少都是被医院宣告“无法救治”的患者。肖文华主任说:“这些患者大多数是复发性和难治性患者,在治疗上已经无高级别证据可循,治疗的难度很大,风险很高,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医疗纠纷。但是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应该去寻找低级别证据,在安全和知情的条件下,为病人提供新的治疗技术。”他经常对科里的医护人员说:“病人大老远地来到我们这里不容易,这是对咱们的信任,我们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等死!只要我们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我们就会想出治疗的办法。”
就这样,他带领科室医务人员一起和病人为战胜癌症而斗争,哪怕只是延长病人几年甚至几个月的生命,也会坚持到底。2009年年初,科室收治了一名年仅21岁、在中国民族大学读大一的学生,该学生2008年3月被无情地确诊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她的父亲陪她跑遍了北京多家大医院,手术、化疗、放疗没少做,但最终在2008年年底因L2椎体等骨转移,膈肌、脾脏、胸膜、腹膜等受侵,腹腔转移、颅内多发转移,全身疼痛,不能下地活动,并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因没有治疗价值,被多家医院婉拒收治。面对突然而来的打击,患者家属难以接受,患者爸爸流着泪找到了肖文华主任,让他救救自己年轻的女儿。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肖文华主任说:“当时我非常清楚,如果放弃治疗,病人最多只能生存3个月,但是接受这个病人,自己将面对非常大的挑战。”最终,面对患者家属的哀求,他还是把病人收了进来,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