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子出走打拼天下 一手财产一身病来送妈妈
一位善良的母亲收养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视为己出,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可是,某一天,抚养了9年的孩子突然不告而别。再次回家母子相见已是15年后,一切物是人非,等待他们的是一场生离死别……
爱心妈妈,将流浪儿接回了自己家
1988年的冬天,沈阳的天气特别寒冷。元旦过后的一天早晨,家住沈阳市铁西区的杨奇玲吃过早饭后,将自己6岁的女儿惠子送到幼儿园。就在她刚要转身离开,去工厂上班的时候,在前面不远处的街角发现了一名正在乞讨的流浪儿。那个男孩的年纪跟女儿差不多大,身上穿着破旧的棉衣裤,正在一家小饭店门口讨要食物,饭店老板不但没有给他吃的,反而不耐烦地将他轰了出来。路过的杨奇玲刚好看到了这一幕。
见他可怜,杨奇玲赶忙将兜里带的午饭拿出来全给了他。饿坏了的孩子用脏兮兮的小手一把抓起馒头,放进口中狼吞虎咽地吃着。杨奇玲看得不由眼眶湿润起来,心想,这是谁家的孩子呀?做父母的也真够狠心的,这么冷的天,竟然让孩子流落街头。
晚上下班后,杨奇玲回到家把早上路遇流浪孩子的事说给丈夫马春生听了。马春生说:“现在的乞丐,真正讨饭吃的不多了。看样子,那个孩子真是遇到了难处呀!”
转眼春节将近。腊月二十二的这天,杨奇玲夫妇一起外出采办年货,当他们来到菜市场时,竟然在门口又看见了那个小男孩。这时的孩子更加悲惨,身上的破棉袄不见了,将一条破门帘子裹在身上,可怜兮兮地蜷缩在墙角。大冷的天,他就坐在地上,面前摆个搪瓷盆,脚上穿着一双没有鞋带的毡胶鞋。
杨奇玲赶忙走过去,问他说:“你怎么又上这来了?你的家在哪里啊?晚上你住哪儿呀?”小男孩也不说话,表情冷漠,看样子他只想讨口饭吃,并不想让别人对自己了解太多。后来,杨奇玲给孩子放下点吃的就走了,一路上她都在担忧着。回到家,她终于向马春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帮帮那个孩子,想把他接回咱家,问清楚后再把他送回到自己的家。”
就这样,两个人又返了回去,把小男孩领回了家。从男孩口中,杨奇玲知道,他叫段鑫,还不满7岁,不是沈阳本地人,老家在南方。父母来沈阳后在一处建筑工地上打工,因为感情不和,常常会吵架。有一次,他们吵得很厉害,吵完后就各奔东西,再也没有回来找段鑫。在建筑工地上打更的一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好心地收留了小段鑫,直到老人去世后,无依无靠的段鑫就又成了一个流浪儿。
段鑫年纪虽小,在行为举止上却像一个大孩子,脸上挂着一丝无所畏惧的冷漠和忧郁。寒冬腊月,他的手脚多处被冻伤,手背上裂开的口子都流着黄水,杨奇玲就用温湿的毛巾敷在上面,以此来缓解他的疼痛。
当晚,杨奇玲和丈夫商量了半宿。第二天早上,杨奇玲问段鑫:“你喜欢上学吗?如果你愿意的话就一直住在我家里,以后我们管你吃住。”在外流浪了整半年的段鑫,对人情冷暖已有所体会,温馨的日子在梦中无数次地憧憬过,可醒来后依然是睡在人家的屋檐下。他用一种带着疑惑的眼神看着杨奇玲,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吗?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别看我还小,要是你们真能收留我,我会自己做饭,还会洗衣服……”段鑫的一番话又一次让杨奇玲流下泪来,她想:“这孩子实在太可怜了,肯定经历了很多坎坷。我一定要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恢复他那天真烂漫的童真。”
这年的春节,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过了一个欢乐年。在杨奇玲家,段鑫生活得有滋有味,渐渐地把不快乐的事忘记了……
离家出走,远赴他乡打拼事业
时光荏苒,到1997年,段鑫已经在杨奇玲家生活9年了。平日里,杨奇玲、马春生夫妇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爱,这其中饱含着对他的祈盼与怜爱,对他的付出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女儿惠子。而段鑫也表现得很优秀,在学校无论是体育课还是文化课,他的成绩都在年级名列前茅,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且,自打上中学以后,他已经称呼杨奇玲、马春生夫妇为“妈妈、爸爸”,叫得是那样的亲切和发自内心。
就在段鑫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同学对他的嘲讽和侮辱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那是1997年10月的一天,学校组织文艺表演,各班都要出个节目,而段鑫编写了一个小品,以一个流浪孩子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故事,小品的题材完全来源于自己的经历。表演结束后,段鑫的小品感染了校评委,结果获得了第一名。可自从那之后,同学们知道他不是杨奇玲的亲生儿子,而且小时候还曾经流浪街头乞讨要饭,就用一种歧视的眼光看待他。
那些嫉妒心强的同学开始揭段鑫的老底,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居然当面就叫他“要饭花子”。如此一来,段鑫在学校里的自卑感油然而生,总觉得自己比其他同学矮半截,学习成绩也江河日下。
为此,杨奇玲还被老师请到了学校。从此,段鑫就消沉起来。1998年新年前夕,段鑫离家出走了,还拿走了家里的300元钱。一些邻居都说,他身上有流浪儿的野性,想走时谁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docx
- 第四章疼痛的药物治疗【85页】.pptx
- 直销新人的十二个误区.ppt VIP
- 《民航求职面试技巧》教案 第10课 民航中文面试技巧(二).docx VIP
- 钢筋加工棚设计计算书.docx VIP
- 2025年绵阳市商业银行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CQI-8分层过程审核_1.pptx
- 2025四川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运营管理专员等岗位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15春讲课用PPT:《矛盾论》、《实践论》导读课件.ppt VIP
- 《民航求职面试技巧》教案 第9课 民航中文面试技巧(一).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