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杂说》 李贽 说 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杂说”是古籍分类子部中一目,叙述人事,兼发议论。是杂文最早形态。 本篇是一篇理论性的文学评论。 散文从经史哲学中彻底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文体; 不平则鸣,穷而后工——作家主体意识的高扬带来了散文创作的个性化与风格的多样化; 散文体裁的变革与题材的开拓; 散文创作技法的日趋丰富; 散文语言的充分变化:高度个性化,更贴近生活,更趋平易自然。 学 习 要 点 一、李贽的传奇人生经历 二、李贽的著述与成就 三、李贽的文艺思想核心——童心说 四、《杂说》文本阅读 五、《杂说》的文学思想 六、《杂说》的艺术特色 七、李贽基本政治思想 八、思考与讨论 一 李 贽 的 传 奇 人 生 经 历 李贽(1527~1602)明代官员、思想家、禅师、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又名载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 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死。 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此独不朽,愿与偕殁。倚啸丛中,声振林鹘。歌哭相从,其乐无穷。寸阴可惜,何敢从容! 二 李 贽 的 著 述 与 成 就 一生著述皆成于居龙湖期间。 《焚书》及《续焚书》为卓吾的诗文集,主要收录其书信、杂著、史论与诗歌。 “大抵多因缘语、忿激语,不比寻常套语。恐览者或生怪憾,故名曰《焚书》”,“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肓,既中其痼疾,则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言当焚而弃之,不可留也。” 文学批评方面,有《杂说》、《童心说》、《忠义水浒传序》(均见于《焚书》),及《水浒传》、《琵琶记》等书的评点。 “狂狷”精神贯穿于他的文学批评之中,成为立论创说的原动力:“论载道而承千圣绝学,则舍狂狷将何之乎?” 卓吾独特的思想风格反映到他评点的风格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小说批评自身有风格可言,当自卓吾始。 三 童 心 说 内容: “童”即儿童幼稚之心,其深层含义是“真心”。主张文学艺术创作要强调真情实感。以“真心”、“自然之美”是评价文学的标准,认为只要“童心常存”则“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由此出发,指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六朝文降而为近体,变而为传奇,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水浒》”,文学总是这样一脉相承地发展,不可以时势为先后论。这事实上即强调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指出文学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且每一文学样式只要是“发自童心”就都会自有特色与价值。 意义: 以其革新思想抨击了窒息明代文坛的复古主义,与由于明代道学统治造成的文风上的华而不实的浮夸倾向 更重要的是李贽对文学真实性的要求指出了文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为明代中晚期的文学繁荣指明了道路,对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四 杂 说 《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今夫天之所生,地之所长,百卉具在,人见而爱之矣,至觅其工,了不可得。岂其智固不能得之欤?要知造化无工,虽有神圣亦不能识知化工之所在,而其谁能得之?由此观之,画工虽巧,已落二义矣。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可悲也夫! 四 大 名 剧 《西厢记》王实甫 《桃花扇》孔尚任 《牡丹亭》汤显祖 《长生殿》洪 昇 杂 说 2 且吾闻之:追风逐电之足,决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声应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若夫结构之密,偶对之切,依于理道,合乎法度;首尾相应,虚实相生:种种禅病,皆所以语文,而皆不可以语于天下之至文也。 杂剧院本,游戏之上乘也。《西厢》、《拜月》,何工之有? 盖工莫工于《琵琶》矣。彼高生者,固已殚其力之所能工,而极吾才于既竭。惟作者穷巧极工,不遗余力,是故语尽而意亦尽,词竭而味索然亦随以竭。吾尝揽琵琶而弹之矣,一弹而叹,再弹而怨,三弹而向之怨叹无复存者。此其故何耶?岂其似真非真,所以入人之心者不深耶!盖虽工巧之极,其气力限量只可达于皮肤骨血之间,则其感人仅仅如是,何足怪哉!《西厢》《拜月》,乃不如是。意者宇宙之内,本自有如此可喜之人,如化工之于物,其工巧自不可思议尔。 杂 说 3 且夫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