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濮阳民风民俗 ?入殓 殁后始殓于床,继殓于棺。入棺时,长子捧头,旁人偕抬,放入中堂棺内,面向上,四肢顺直,谓之“寿终正寝”。棺内备有黄土、纸卷、褥被、鸡鸣枕之属。入殓后盖棺留口,谓之“小殓”。此后,寝门搭灵棚,柩前垂竹帘,左右列围屏,楹上书挽联,檐挂白绣球。高悬“招魂幡”。置供桌,设飨祭,竖灵牌。棺前放常明灯,孝子易凶服,男左女右,焚箔烧纸,陪灵恸哭,昼夜不绝声。 ·糊纸货 纸货多寡,则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要糊棺罩、主楼、四面房、轿车马、金童玉女、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女死增糊金桥银桥。现多以花圈代之。罗列灵前,进诸者顿有肃穆悲戚之感。 婚俗:濮阳境内婚俗,大抵解放前依旧俗,解放后从新尚,然亦有旧俗的保留,为半新半旧式,兹仅对旧式婚俗作一简介。旧式婚俗的程序,盖由古时“六礼”--纳彩礼问名字,及出生年月、算命、送礼、定婚期、迎亲,沿循至今。 男方按择定吉日,备彩轿两顶,吉酒两坛,喜盒二架,彩旗十面(多少不等),路分两道,前有三筒枪(或鞭炮)、大锣开道,后有唢呐伴奏,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谓之“小登科”。贫家则以牛车相迎,车张席棚,附两绣球,前后用红花被遮掩,一切礼仪从简。婚姻习俗,各地不一,以取吉利为宗旨。然旧时封建迷信色彩浓重,且礼节繁多,不可套用。 新郎到女家,由陪客人迎至中堂,略备烟茶稍待,俟新娘梳妆打扮完毕,泣别父母,方上桥回程。女上轿时用椅抬架,或人轿内将鞋换掉,谓“不沾娘家土”。旧时有赛轿、赛车之风。轿抄小路,车走大道,出村扬鞭摧马,快奔如飞,故迎亲车与送客车多用彪肥骏马和好车把,以免掉队丢丑。 食俗:一般早粥、中菜、晚汤 濮阳除家常便饭外,尚有当地的风味小吃,主要有胡辣汤、豆沫,“王五辈壮镆”、“张清丰烧饼”、酱豆、“渠村黑牛肉”等,其中酱豆、黑牛肉在1952年曾作为礼品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濮阳壮馍 元村豆腐干 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北岸,与山东省为邻。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素有“帝舜故里”、“颛顼遗都”“帝丘”的美称。 目前有各类文物古迹65处,其中,历史文化遗产11处,地表文物13处,现代文物12处。现存的名胜古迹有“中华第一龙”遗址;帝舜故里—瑕丘及姚墟;张挥源于濮阳的重要历史见证—挥公墓;记载宋代“澶渊之盟”的契丹出境碑及御井;中华民族融合的见证—元代唐兀氏祖茔及唐兀公碑;明代建筑“中心阁”;纪念明代八位濮阳籍名士贤臣的“八都坊”;保存完好的明、清四条古商业街等。 中华第一龙遗址,濮阳县西南角,有古城墙一段,城墙北有叫西水坡的水库,系出土“蚌砌龙虎图案”即“中华第一龙”的地方,可能是伏羲墓。最古的是张挥墓,濮阳县城东南,谓中华张姓始祖; 新石器文化遗址 在濮阳县城关镇东南15公里的台上村。 还有三国时期,吕布被杀的白门楼,可能就在濮阳县城的北部,火车站南,现已无从考证。 忠陵墓 在濮阳县武忠陵村。咸城遗址 在濮阳县梁庄乡。程庄遗址 在濮阳县胡状乡。 回銮碑 在濮阳县城关镇御井街。又称契丹出境碑。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辽兵南下,直抵澶州(今濮阳),威胁汴京。真宗在寇准的极力主张下,被迫亲征,进驻澶州。寇准亲自督战,大破辽军,迫使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和约签订后,真宗写即兴诗一首,此诗由寇准书写,刻于石上,即“回銮碑”。碑高2.3米,竖刻草体三行,字大如拳,秀丽流畅。 濮阳县历史地位的中心阁(四牌楼); 古代重型建筑杰作——濮阳八都坊 宋真宗“澶渊之盟”回銮碑; 濮阳县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的“蚌砌龙”,把中国龙的图腾向前推进了千余年,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县也因而被誉为“龙乡”。 * 丧俗:濮阳境内丧俗,大抵沿用旧俗,旧丧俗形式繁琐,现抽其要简述如下:·咽气亡者断气,家人即将备好寿衣速易其身。富者以绫绸之衣十余件,贫者以布衣五七件,在官者则用礼服,如品级高者,著朝冠朝服,女则凤冠霞帔。易衣后,亡者面覆白布或白纸,脚系麻绳。事了,就床前烧倒头纸,全家举哀,号啕大哭。邻人闻讯,皆以灶灰围门,以防新魂入室。如系青壮年暴死,家人则登屋垣,哀呼“××回家”,谓之“叫魂”。 风景名胜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