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日期:2008-08-05 来源: 作者: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 发布部门: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点击数:94 铜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我市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市应长期坚持的土地利用方针。 为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协调各业间的用地矛盾,促进我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发[1997]1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和[1997]国土(规)字第100号《关于认真做好土地总体规划编制、修改和实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嘀乒娉獭罚ㄊ孕校墓娑ǎ乇嘀莆沂型恋乩米芴骞婊K闹饕挝袷抢霉婊勘辏谕恋毓┬柙げ獾幕∩希侠淼髡恋乩媒峁购筒季郑恢贫ㄈ懈骼嘤玫刂副辏恋乩弥副攴纸饴涫档礁飨纭颉焓麓Γ话才拍茉础煌ā戎氐憬ㄉ柘钅康挠玫兀范ㄍ恋卣怼纯选;さ姆纸锥稳挝瘢换ㄍ恋乩们范ǜ髑恋乩霉苤乒婊舛ㄊ凳婊木咛宕胧?/SPAN 《铜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铜仁市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纲要》为主要依据,以1996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规划年,并展望到2030年。 一、基本情况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角,沅水上游的锦江河畔,地理座标为东经108°50′—109°29′,北纬27°26′—27°53′。市境南北宽48公里,东西长63公里。东邻湖南省凤凰县、芷江县,南与万山特区、玉屏县、岑巩县接壤,西与江口县毗邻,北靠松桃县。 全市共辖12个乡(镇),4个办事处,150个村委会,1500个村民组。1996年全市总人口30.34万人,基中农业人口22.2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3.40%,非农业人口8.0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6.60%;全市土地总面积1514.0836平方公里,占铜仁地区土地总面积的8.40%;人口密度为200.38人/平方公里,人均土地0.50公顷(7.5亩),人均耕地0.14公顷(折2.1亩,含>25°以上坡度的坡耕地在内),森林覆盖率36.42%。 1、自然条件 本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武陵山脉中段。地貌构成上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全市地势四周高,中部低,锦江河流从中部穿过。市区三面环水,地形南北高,逐渐向锦江河谷倾斜。最高海拔1142米(米公山),最低海拔205米(漾头施滩),相对高差937米。市内一般高差在300—500米之前,溪、河两岸常在700米左右。 本市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区,春暖秋凉,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0~16.9,绝对最高温度42.5,是贵州省的三大高温区之一。大于10的年积温在4200—5300度之前,无霜期平匀为280—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71.4小时,占可照数的1200~140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4—8月份,降水的季节与年际变化较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河长10公里以上的干支流有22条,河流总长度447.3公里,河网密度28.8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河网平均密度的1.684倍。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1.4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经流量为8.66亿立方米,地下水2.7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锦江及其支流谢桥河、小江河、石竹河、瓦屋河、三寨河等。 全市土壤共有5个土类、17个亚类,46个土属,108个土种。主要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石灰土、潮土、水稻土。其中以红壤面积最大,黄壤次之。 全市矿产资源有汞、钾、磷、钼、钒、铅锌、铁、锰、锑、铀等10余种,已开采的有汞、磷、钒、铅、石灰石和白云砂。其中含甸 页岩储量最大,G1级达1299万吨,氧化钾(K2O)含量为12%。 我市自然风景得天独厚,群山环抱,两江汇流,它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赢得“贵州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称赞。位于市区18公里处的九龙洞是贵州省的十大自然风景区之一;发源于梵净山的锦江河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锦江水山甲桂林”之美称。 2、社会经济条件 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6006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1244万元,占35.37%;第二产业17805万元,占29.64%;第三产业21017万元,占34.9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36元。 1996年粮食总产量111065吨,油菜5936吨,烤烟174吨,花生4193吨,水果1807吨,茶叶8吨。除烤烟和茶叶外,其余农产品均以满足本市需求为主,商品率较低。全市工业生产涉及冶金、电力、化学、机械、建筑、建材、森食品、纺织、皮革

文档评论(0)

jizi63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