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 第3单元 考点2
一、单项选择题
(2009·河北调研)2008年10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明确指出,规划两期内要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耕地退化严重。下列土地退化类型与所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东北平原
B.荒漠化——华北平原
C.次生盐碱化——南方低山丘陵
D.石漠化——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 )
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B.耕地面积增加
C.粮食产量增加 D.水土流失加剧
【解析】 华北平原盐碱化严重,南方低丘陵地区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 1.A 2.D
(2009·湖南六校联考)阅读以下材料,完成3~4题。
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介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2005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为31.86平方千米,其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如下图所示。
3.防治土地沙漠化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干旱地区沙漠边缘的绿洲,适宜的措施是( )
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以防风固沙
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
D.采取人工措施,增加冰川积雪的融化量
【解析】 沙漠边缘的绿洲水资源短缺,应注重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 B
4.读图判断,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比重约是( )
A.耕地92% B.草地68%
C.耕地23% D.草地78%
【解析】 从图可读出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类型及其比重分别是草地约68%,耕地约23%,其他用地约9%。主要类型即为草地。
【答案】 B
(2009·黑龙江哈九中)采用小流域为单位的整体模型试验,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规划的合理性。据下表数据完成5~6题。
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植被覆盖率(%) 降水量
(mm/
30min) 径流产
生量
(mm/
30min) 入渗量
(mm/
30min) 产沙总量
(g) 减流效
益(%) 减沙效
益(%) 100 60 9.77 50.23 0.85 80.78 99.3 85 60 20.46 39.54 1.52 59.75 98.77 70 60 27.31 32.69 4.34 46.27 96.48 60 60 38.24 21.76 24.11 24.77 80.41 40 60 41.91 18.09 57.29 17.53 53.45 20 60 42.44 17.56 88.75 16.51 27.89 0 60 50.83 9.17 123.07 0 0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C.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
D.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解析】 依据表格数据,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减小,产沙量增大。
【答案】 C
6.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轮荒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
B.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C.植树造林是重要的工程措施
D.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解析】 轮荒耕作会加重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植树造林是生物措施。
【答案】 B
(2008·甘肃武威)读下面“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7~9题。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由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解析】 在气候较干旱的草原地区,农牧活动往往围绕水源地发展,草原中的水井所在地有较多的水源,农牧活动多导致对周围植被破坏严重,从而出现以水井为中心的沙地现象。A项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进而能引起地面沉降,与题意不符。B、C选项明显错误。
【答案】 D
8.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解析】 绿洲地区,由于有植被而使地表反射率较低;植物枯萎后变为有机质,使土壤肥力提高,则生物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植被破坏后蒸发更旺盛,使原来较多的地下水被蒸发导致土壤盐碱度上升;所以在绿洲地区若发现土壤盐碱度上升则说明绿洲开始出现萎缩。
【答案】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课《泰山日出》课件1(北师大版八上).ppt
- 第2课《泰山日出》课件2(北师大版八上).ppt
- 第2节孟德尔的杂交实验2.ppt
- 第3课《老山界》课件2(苏教版八上).ppt
- 第4课《草》课件2(苏教版八上).ppt
- 第5课《故乡》课件1(苏教版九上).ppt
- 第6课《我的叔叔于勒》课件1(苏教版九上).ppt
- 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2(苏教版九上).ppt
- 第25课《一双手》课件1(苏教版九上).ppt
- 第4课《草》课件1(苏教版八上).ppt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