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作业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描述一下今天的计算机?(从体积、速度、性能、外观等方面。)和以前的计算机相比,它的优点在哪里?你认为它有什么缺点吗? 希望同学们能努力学好这门学科 bye-bye * LOGO 计算机的过去和未来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韦凤娉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上 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了解历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部件 了解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方向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是指与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表达等相关的一切技术。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计算机发展史 最初的计算机工具 第一代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 早先的计算工具 欧洲直到17世纪才出现 计算尺和机械式计算机 人类最初用手指计算,因为人有两只手,十个手指头。用手指头计算固然方便,但不能存储计算结果。于是人们用结绳记事来延长记忆能力。 到了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算筹。 算筹是我国古代最早用来计数 和计算的工具,一般是由十几 厘米长的竹签制成,用它摆成 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不同的数。 到了唐朝已经有了至今仍在 使用的计算工具——算盘。 珠算是我国人民独特的创造。 早期的计算机器 帕斯卡的加法机 莱布尼兹的乘法机 巴贝奇差分机 巴贝奇分析机 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盘 早期的计算机器 哈佛大学研制的机电式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MARK I 现代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 主要特点 逻辑元件——电子管 主存——磁鼓 辅存——磁带 软件——机器语言、符号语言 应用——科学计算 主要成就 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揭开了人类历史新篇章。 1946年6月,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以及计算机组成和框架,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 冯·诺伊曼及冯·诺伊曼结构 1945年6月30日,冯·诺依曼发表“101页报告”——First Draft of a Report on the EDVAC; 1946年7、8月间,冯·诺依曼又提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初探”(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 the logical design of an electronic computing instrument)。 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冯·诺伊曼 这两篇报告的综合设计思想,便是著名的“冯·诺依曼结构(von Neumann Architecture)”。报告明确指出: 采用二进制,不但数据采用二进制,指令也采用二进制; 计算机由5部分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装置; 程序由指令组成并和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按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并逐条执行,从而自动完成程序描述的处理工作。(即,“存储程序”思想) 电子管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注意ENIAC并不是基于“存储程序”工作的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5000次加法/秒 体重30吨 占地170m2 18800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 功率150KW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主要特点 逻辑元件 —— 晶体管 主存 —— 磁芯 辅存 —— 磁盘 软件 ——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 应用 —— 除科学计算外,已应用于数据处理、过程控制 主要成就 首次将晶体管用于计算机,使计算机缩小了体积,减低了功耗,提高了速度和可靠性。 发明了高级语言。 首次提出了计算机的兼容问题,包括硬件兼容和软件兼容。 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与电子管的比较: 体积比电子管小很多 耗电大大降低 稳定性有很大提高 1955年,贝尔实验室使用800只晶体管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 (Transistor Digital Computer)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 集成电路与晶体管的比较: 1964年4月7日,在IBM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由年仅40岁的吉恩·阿姆达尔(Gene?Amdahl)担任主设计师,历时四年研发的IBM360计算机问世,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的全面登场,这也是IBM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机型之一。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主要特点 逻辑元件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VLSI) 主存 ——LSI/VLSI半导体芯片 辅存 —— 磁盘、光盘 软件 ——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 应用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并进入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应用时代 各种第四代计算机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1958年研制出第一

文档评论(0)

mv2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