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六环西侧路道路工程的施工安全应急预案.docVIP

东六环西侧路道路工程的施工安全应急预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确保我标段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明确应急职责,识别紧急需求,降低和减少企业损失,有效预防暴雨、方等地质灾害以及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等人为因素灾害,提高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能力,减轻灾害对运输秩序的影响和对工程施工造成的损失,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确保正常安全生产,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重大危险源辨识》、《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反应以保证行车和人身安全为最高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全力抢修,先通后固,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团结协作,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坚守岗位、分工负责、忙而有序、急而不乱的实施原则,发扬救死扶伤、公而忘私、勇于奉献精神,全力投入抢险救助活动,视需要封闭现场、疏散人员,使用警笛等警示设备,进入紧急状态。 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标段施工范围内施工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 地震基本烈度: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2。 3.1.2标准横断面 三幅路横断面型式,其中两侧机动车道各宽8米,非机动车道各宽5米,人形步道各宽3米,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4米宽机非隔离带,路基全宽40米,规划道路红线宽40米。 3.2道路工程设计 3.2.1平面设计 道路设计起点为通胡大街,沿东六环路向北跨运潮减河和京哈高速,经过孙各庄、小潞邑、疃里,终点为潞苑北大街,终点桩号K3+860.848,全场约3.861公里。第二标段起点为K1+950,终点为K3+860.848。 起点与第一标段相接,路线穿过工厂区和少部分平房,与现状京榆旧路相平交,形成十字路口。路线继续向北与规划次干三号路平交,形成丁字路口(K2+345)。于桩号K2+575处回归规划线位,路线平行东六环路向北,在K2+854与朝阳北路东延段平交,近期形成丁字路口。K2+570至K3+330段左侧为居住区用地范围,路线沿规划线位与丛林庄大街平交,形成十字路口(K3+331)。接近终点段利用现状丛林庄东路线位,终点为潞苑北大街。 本标段平面最小圆曲线半径300米,设置2%超高。另三处平面圆曲线半径分别为411.183米和600米。 3.2.2道路纵断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设计以道路起终点高程、相交道路高程等为控制点,满足上跨京哈高速运潮减河级巡河路的净空要求,并满足雨污水管线的最小覆土厚度要求。道路纵断面高程设计线为道路中线。 本标段最大纵坡为3%,最小纵坡为0.3%,最小坡长147.963米,最大凹曲线半径5000米,最小凹曲线半径2500米,最小竖曲线长度85米。 2.3.2.3道路横断面设计 采用三幅路断面,机非隔离行驶。道路由左向右布置如下:(单位:米) 3(人行步道)+5(非机动车道)+4(机非隔离带)+16(机动车道)+4(机非隔离带)+5(非机动车道)+3(人行步道)=40米 本标段有一处设置超高,标准路段路面均向外1.5%横坡,人行道为向内1.0%横坡,JD6平曲线半径为300米,机动车道均设置向右2%超高,两侧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步道均保持原坡度。 3.2.4路面结构设计 ⑴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标准轴载为BZZ-100,路面设计年限12年,机动车道路面设计弯沉值26.6(1/100mm)。 表面层:4厘米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13(成品改性沥青)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乳液用量0.5L/㎡) 底面层:8厘米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C 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乳液用量1.0Kg/㎡) 改性乳化沥青透层(乳液用量1.0L/㎡) 上基层:18厘米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7d无测限抗压强度≥0.8MPa) 中基层:16厘米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7d无测限抗压强度≥0.8MPa) 下基层:16厘米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7d无测限抗压强度≥0.6MPa) 结构总厚度:62cm ⑵抗车辙路面 在路口渠化段及公交港湾车道范围内采用抗车辙路面结构,路面结构形式如下: 表面层:4厘米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13(成品改性沥青)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乳液用量0.5L/㎡) 底面层:8厘米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C (0.4%抗车辙剂) 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乳液用量1.0Kg/㎡) 改性乳化沥青透层(乳液用量1.0L/㎡) 上基层:18厘米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文档评论(0)

wenku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