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群:演着电视“反”电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立群:演着电视“反”电视   李立群先生第一次来北京是1989年,住在友谊宾馆,北京的亲戚来探望他,借宾馆的房间洗了个澡。他特意说这段往事,抱臂站在一棵油松前,实际在有意配合摄影师镜头,给他一个轻松定格。坐定后乍见记者满满两页纸采访提纲,他有些急,因为这天下午,他刚从青岛的剧组回来在友谊宾馆跟另一个剧组开会,中间只有四十分钟,那份长提纲让他对时间敏感起来,“姑娘你是来写我传记的吗?”他问,随即哈哈大笑,“来吧!快问!”气氛顿时活跃。   李立群出过一部自传《李立群的人生风景》,书里的他是谦抑的,对景仰的演员前辈无比尊敬和惺惺相惜,而对演艺圈的浮躁之气则不留余地,言辞辛辣。有评论说他这部自传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表达。因此整个采访过程,你能感觉到他性格里泼墨写意的淋漓和敢怒敢言的放达。他坦言自己是对表演有真感情的演员,所以不讳言舞台剧才值得自己付出,虽然拍了几千集电视剧,反说自己“烂剧”等身。他甚至直言挤兑自己赖以谋生的行业,“现在所有的电视剧都一样烂!烂剧和好剧也就是五十步一百步!”这话搁别人嘴里说来,一定刺耳得很,但他在激烈言辞之后慢慢道出原委,事实就是好剧如沙里淘金,电视剧不过是展示创作者产能而非才能的舞台。他虽名列其上,有谋稻梁的尴尬,但这份坦诚格外令人尊敬。   “我27岁退役不做船员了,没有一技之长,父亲对我说人不能干一行怨一行,我就去了自己最不喜欢的电视公司。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就琢磨透了电视剧的特质,我从来不爱这个行业,不爱这样的表演环境,但表演这件事我并没有不爱过!”他强调着,花白的头很酷地昂起来,镜片后的眼睛格外犀利,以加重这一强调的意义。   1978年,李立群参加华视演员训练班,凭《畸人恋》一剧而逐渐受人关注,其后演出多部电视剧,1981年以《卿须怜我我怜卿》获金钟奖最佳电视男演员奖。之后,他与赖声川合作创立“表演工作坊”,留下《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谁家老婆上错床》等精典舞台剧目,并推动了当时在台湾业已濒危的相声艺术。在电影方面,《搭错车》、《我这样过了一生》、《恐怖分子》,以及《黑金》中的暴戾政客“侯部长”,都给观众留下鲜明的感官记忆。电视剧领域,他在华视的《八月桂花香》、《春去春又回》,及至来大陆拍戏后的《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人生几度秋凉》、《温州一家人》等等,角色门类、表演跨度、剧集数量多至数不清,观众对其角色的记忆力也远远大于对演员的记忆力。   他说:“我只是一个经验很多的老演员。永远不是最好的,但别人也不见得都是最好的!”   从没跟赖声川翻过脸   我从21岁开始接触表演,给我启蒙的是当时台湾最棒的戏剧教授。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去参加了一个校外青年剧团,本以为是京戏剧团,因为我喜欢京戏,就去看看,一看是话剧,心说算了,就报个舞台技术组吧,打打灯光也蛮好玩的,没想到他们缺演员,我就当了演员。我上了三个月课,正式接触了舞台剧和话剧,对表演初具认识。后来去当船员,27岁进华视当职业演员时,基本训练都已经差不多齐备了,所以一下子上到一线,演了一大堆爱情戏,正一号反一号都演。这些戏你们应该都没看过,都消磁了,但我的演法跟很多人是不同的,当时很用功。   但电视剧是一个极消耗人的职业,它不给你凝聚不给节制,让你不断地演。一年接80集电视剧,它没有时间让你细火慢炖,没有时间让你涂涂抹抹,没有时间让你后悔,都是放快箭放快枪的,久了之后你可能打得很准,其实你失去了一次次更精致表演的机会。这个认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相,但到目前为止,从进入电视圈那天起到现在都没有动摇过。你看此人聪不聪明,27岁就看透了这一点。因为看透了所以就一路小心,一路演舞台剧找补消耗掉的表演能力,而不是去过瘾。每次听到演员讲演舞台剧过瘾,我就笑一笑,我就不知道过啥瘾,从来没有觉得过瘾,是观众在过瘾,不是演员在过瘾。所以舞台剧对我而言,它是比较可以让一个演员通过节制,通过凝聚,再展现出来的一种表演能力。   我和赖声川在一起做了11年舞台剧,后因想法不同分开了。最初做《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时,他找到我,我说好啊,从小爱听相声,但当时台湾已经有15年没有相声了,我们就试着做一下,没想到把死了的相声又做活了,现在一大堆台湾年轻人在讲相声,我也懒得做了。   说到我跟赖声川翻脸的事,我都讲过15遍了,我们就是想法不同,我一定要往这边走,他要往那边走,然后走不下去了,我们就把财产各分一半,我的股份卖给他,他开始自己做了。但是多年来我们都是好朋友啊,经常联络。他的《如梦之梦》,我还专门写了文章。   为演主旋律碰软钉子   我在中年以后来内地演电视剧。遇到一个问题,有一个客观的因素,境外演员是不能够演主旋律的,这虽然是没有成文的规定,但好像有某种默契。我碰过几次软钉子,都已经拿了定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