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调查报告
篇一:长沙市传染病医院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调查报告
长沙市传染病医院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调查报告 2014年1月11日 10点35分长沙市传染病医院网络直报1例实验室诊断恶性疟病例。接到报告,区疾控中心经过电话核实后,立即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该患者进行调查处理,经过调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疫情为一起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现将具体情况(来自:WwW.xltkwJ.cOm 小龙 文档 网: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调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患者文东波,男,55岁,职业为境外务工人员,户籍湖南省岳阳华容县插旗镇大湾村,联系人是其本人的妻子,电话号码家中有妻子共2人,家庭经济收入稳定。
二、本次发病及治疗情况
患者1月5日无明显诱因感到有头痛、发冷症状,出汗后症状缓解,自认为感冒,未就诊,也未吃药。7日自觉症状加重,出现茶色样尿,于9日在家人陪同下搭车到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考虑为疟疾,但以没有抗疟药为由,要求转院治疗。患者于10日中午2点左右,到长沙市传染病医院就诊。入院时,患者神清,急性病容,入院后查血涂片发现恶性疟,进行抗疟治疗。下午15:30分左右,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市传染病医院考虑为脑型疟疾。17:38分左右出现深度昏迷,于21:05分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脑疝致中枢性呼吸衰竭。
三、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1日,在非洲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工作。2008年10月、2012年1月曾经两次出现上述症状,在当地打针治疗。2014年1月1日患者回国,回国期间1月1日至4日在广东珠海市停
留4日,5日回到家里休息。
患者境外务工人员,在当地从事管理工作,同事曾出现相同症状疾病,回国后均未注射抗疟疾药物,在国内没有患过此病。在国外,患者居住在工地上的板房中,宿舍内有蚊帐,有时着长衣长袖,经常受蚊虫叮咬,无其他防蚊设备。
五、采样检测情况
1月13日上午8:30时,市传染病医院为患者采取了2ml抗凝静脉血,患者家属将血涂片样本送至我中心进行复核诊断1月13日11:40,我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诊断为恶性疟,1月13日15:30经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核实,检测结果确诊为恶性疟。
六、调查分析
依据患者出现的畏寒、头痛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恶性疟阳性,以及患者有境外高疟区居住史和疟疾发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该病例为输入性恶性疟病例。
七、处理措施及建议
1、1月13日已将该疫情处理经过报至长沙市疾控中心血防科。
2、要求医院加强疟疾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门诊进一步加强监测,加强排查和报告从高疟区回来的务工人员,加强对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疟疾血涂片筛查。
3、及时就患者救治情况向区疾控中心反馈。
芙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1月13日
篇二: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了解2005-2009年绵阳市疟疾流行动态,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绵阳市近5年疟疾年报表及网络直报系统疟疾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05-2009年绵阳市疟疾疫情稳定,累计报告19例疟疾,年平均发病率0.075/10万,无本地感染的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4~6月,疫情的地区性不明显。以男性、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5.33:1,年龄多分布在20~50岁。病例主要从非洲、缅甸、海南省和云南省获得感染。 结论 应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加大宣传、培训和疟疾防治工作力度,降低继发性传播的风险。
20世纪50、60年代,疟疾一度在绵阳市流行,发病率曾经高达1 315.14/10万[1],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并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多年的综合防治,绵阳市于2003年基本消除本地感染疟疾。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输人性疟疾时有发生,已经成为新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将该市2005-2009年发生的输人性疟疾疫情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2005-2009年绵阳市所辖9个县(市、区)上报的疟疾疫情年报表和网络直报系统疟疾疫情数据。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对疟疾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1.3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录入并处理。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005-2009年,绵阳市累计报告19例疟疾,其中恶性疟6例(31.6%),间日疟6例(31.6%),未分型7例(36.8%);死亡1例,为恶性疟;19例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平均年发病率0.075/10万。
2.2 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 除1月、10月和12月,其余月份均有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