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 9 第三章 修辞手段: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 修辞手段 利用语音因素 利用文字因素 利用词汇因素 利用语法因素 一、修辞手段 1、修辞手段 修辞手段就是修辞所需要的语言材料和 辅助语言材料。包括修辞过程中一切可利 用的语言要素,以及辅助性的非语言要素。 2、修辞手段的分类 修辞手段按照是否是语言要素,可分为 语言修辞手段和非语言修辞手段两类。 语言修辞手段就是具有修辞意义的语言 单位,即所有的语言要素,如语音、词汇、 语义、语法等。它们客观地存在于语言体 系之中,其修辞价值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 中显示出的真正的修辞效果来。 非语言修辞手段是指在言语交际中,特 别是口语交际中,经常运用的诸如手势、 姿态、面部表情等辅助性修辞手段。 这些非语言修辞手段,主要用在口语交 际中,具有语言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利用语音因素 一)语音和表达效果 语音是修辞手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我 国古代人把语音同人心密切联系在一起: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 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乐者,音之所由也,其本在人心之感 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 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 其声发以散;其恕心感者,其声粗以厉; 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 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 动,是故先王惧所以感之者。” —《礼 记·乐记》 二)语音因素的常规利用 合理调配语音,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悦耳 上口,节奏鲜明,有音乐感,富有艺术情 趣。汉语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调、音韵、 节拍和旋律上,也就是表现在音响的高低 快慢、抑扬顿挫、长短舒促等方面。 1、音节要相称 一般说,单音节词配单音节词,双音节 词配双音节词,声音才会协调。比较: 原文:有时这些声音寄托于劳动号子,寄托 于车队奔驰之中,仿佛令人感到战鼓和进军号的 撼人气魄…… 改文:……仿佛令人感到咚咚战鼓和进军号 角的撼人的气魄…… 2、韵字要和谐 汉语的押韵,就是在句子的特定位置上, 用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造成抑扬顿挫 回环往复的效果。比较: 原诗:一杆红旗要大家扛, 红旗倒了大家要糟糕! 改诗:一杆红旗要大家扛, 红旗倒了大家要糟殃! 3、声调要协调 普通话阴平、阳平合称“平声”,上声、 去声合称“仄声”。讲究平仄的排列,可 以使人听了感到舒服。例如: 你不要 把我 做先生的 看得 太高 (仄平仄 仄仄 仄平平平 仄平 仄平) 也不要 把你 做学生的 看得 太低 (仄平仄 仄仄 仄平平平 仄平 仄平) 4、摹声和联绵 摹声,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声音的模仿。模 仿客观世界的声音而形成的词通常叫做象声 词。象声词是客观世界的声音所固有的节律 和一种语言特有的语言特点相结合的产物。 象声词的运用,能够使人感受到事物的生 动性和内在的旋律,仿佛身临其境似的。 “他看那王胡,却是一个又一个,两个 又三个,只放在嘴里毕毕剥剥的响。” “好容易才捉到一个中的,恨恨的塞在 厚嘴唇里,狠命一咬,劈的一声,又不及 王胡响。” — 鲁迅《阿Q正传》 联绵,指联绵词(字),是古代汉语中的 双音节单纯词,主要是双声字、叠韵字等。 联绵字在以单音节为主的古代汉语中,是语 言音乐美的重要手段。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周南·关雎》 三)语音因素的变异利用 与常规对立的是对语音的变异利用,如 声调不准,吐音含混,念白字等,但在特 殊的题旨情境之下,却可以记录或援用来 作为一种语音修辞现象。这就是飞白的修 辞格。 “这是华达呢。”另一个人说。 “这叫哗啦呢,”老孙头说:“穿着上山 赶套子,碰到树杈,哗啦一声撕破了,不叫 哗啦呢叫啥?” —周立波《暴风骤雨》 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同音现象特别 严重。说汉语的人创造了许多避免同音干 扰的方法,也创造了许多利用同音的方法, 谐音就是对同音现象的利用和开发。 谐音的巧妙运用,可以增加语言的艺术 情趣。如:“西兰公路”在1938年还是有名的 “稀烂公路”。(茅盾) 树上桐子,树下童子。 童子打桐子,桐子不落,童子不乐。 庵外泥菰,庵内尼姑。 尼姑采泥菰,泥菰无发,尼姑无法。 谐音是构造幽默风趣的重要手段。如: “难看,你朝北看呀!” “南大?女孩子上什么男大呀?” 谐音也是一种构词方式。例如:黄花闺 女(黄花菜—金针菜—贞:贞—贞节—处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