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 语言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词和句的鉴赏。 分为炼字和炼句两种。 一、炼字 即对“诗眼”赏析 诗眼: 1、点明主旨的关键字或句。 (诗中眼) 2、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辟、最灵动、最关键的字或词。 (句中眼)即“炼字” 07年全国卷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1、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萧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落木瑟瑟飘落的声音,以动衬静,突出了周围环境的凄清。“滚滚”则状写出长江汹涌澎湃之状,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渲染出沉郁悲凉的意境。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总结表达效果: 修辞角度 拟人:将物人格化,使描绘更加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情感表达委婉含蓄。 双关:既使意象、意境特点鲜明,又含蓄地点出诗人情感。 词性角度 动词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一般形容词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现意象特点,营造意境。 表颜色的形容词:表现心情,色彩鲜明,画面生动,渲染气氛。 叠词效果: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造成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氛围。 拟声词效果:使诗歌特点更形象生动,以动衬静,渲染氛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炼句 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 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二、炼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 要关注诗句在诗歌中的位置。 诗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1、在首句多为渲染氛围,垫定全诗的情感基调。 2、在中间多为承上启下的作用 3、在尾句以抒情议论句作结多为点明主旨情感,若以景作结则是为了收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评价语言特色的术语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2007年浙江卷 1、燕子 兴亡 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诗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 *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所炼字大多用了一些修辞,或者有活用现象,又或者色彩浓烈。 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副词、叠词、拟声词等。 高考链接 06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问: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交情”或“交情得似山溪渡” 06辽宁卷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 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问: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案: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的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 答题思路:1、解释字意。2、带入诗中赏析。3、表达效果。4、抒发的情感。 如何分析表达效果 注意:句中眼往往是为了写景状物服务的, 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意象特点,烘托意境氛围,抒发情感的。因此分析其表达效果时要从这些方面着手。注重声色动静。 1、在分析效果时,如用修辞要写明所用修辞及其 修辞效果。活用要具体指出如何活用。 修辞:拟人、双关、比喻 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