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制定的底线与边界排版完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荐《产业政策制定的底线与边界》 王路与王廉在海豚网(7月)、百度上(9月)发表的《产业政策制定的底线与边界》,说清楚了各国产业政策制定的过程、特点与目标,还分析了我们产业政策制定、成长与演变过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理论上为中国产业政策制定找到了依据,并构建起国家、行业、企业产业政策理论体系,确立了顶层产业政策的底线与边界。 作者认为:中国需要产业政策,需要从粗放到精准,需要成熟与完善的产业政策制定。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国民收入只有发达国家的1/4至1/5,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追赶,才能赶上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推荐人:黄海娟 电话:020 手机邮箱:WLK8@163.com (文章附后) 产业政策制定的底线与边界 王路 王廉/文 [摘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国家、行业、企业产业政策,以及三个体系:宏观、中微、微观,对产业政策的成因、目标、底线和边界进行了梳理分析,创新地提出了产业政策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认为产业政策在激励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遵守权力用度底线和边界,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市场规律。西方诟病发展中国家过度或专制地制定产业政策,认为是不遵守市场规律,其实也是一种霸王条款。市场规律更准确地应描绘为市场纪律,一些发达国家挥舞市场规律大棒,实则在破坏市场纪律。中国产业政策制定应在未来产城升级中,往守纪、尊重与全覆盖把握底线与边界上完善自我。对产业政策执行的肯定和未来产业政策制定的提升,构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产业政策 守纪尊重 底线 边界 一、产业政策制定目的与历史梳理 众所周知,国际上对产业政策制定方式、时间、重点的争论,已经不是要不要产业政策,而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由市场无形之手进行激励、调节和资源配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用什么方式,使用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克服市场失灵,补充现有制度或财力的缺陷,以最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提升和经济发展。无论什么国家和地方,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都希望其产业政策符合实际和市场规律,能促进和激励经济社会发展。但在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宏观方面往往与预期的结果有很大差异,微观方面又常常在财政补贴、税收技术化问题上陷入纠缠,还有在中西对比上的片面性和历史碎片化分析所作的“不充分”乃至“错误结论”,这也是引发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 1.产业政策制定目的是一条微笑曲线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任何层级的产业政策制定,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和国际经济体系循环,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保障安全与国计民生:产业政策制定的另一目的,是保证国家安全、国家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国民的生活能不断地提高,从而实现国强民富,国民安居乐业,以及社会繁荣发展的目的。 图1 产业政策制定的微笑曲线 不管产业政策是有为还是标榜无为而治,图1微笑曲线反映了产业政策制定的基本目标,那就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与民生,违背这个宗旨,谈产业政策显然有些痴人说梦。 2.冷战前的产业政策 “抢与占”的政策:在物质较为稀缺的二战前,有实力的国家、财团、地区,其政策、机制、策略如果要冠以产业政策,猎奇、霸占、抢劫、强买强卖,可能是当时的实际。从希腊城邦制、罗马十字军东征、伊斯兰铁骑毁唐三藏留学的拉兰朵大学,到殖民地经济的形成,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的实质是强者贸易理论的代言; 二战时期的政策:产业政策在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供给促生产,生产快速发力提高供给能力,推动了需求侧的迅速发展。比如到二战结束时,美国人修了30多万公里铁路,筑了上千个港口 ,建了几百家可生产武器弹药的企业,贸易总额在1945年占了全球的一半以上。“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共产党战时经济产业政策,也是全球那个时候的写照[1]; 美国产业政策:在1872年美国成为GDP第一经济体后,到1945年二战结束,美国的产业政策就是几近疯狂的“自由生产与贸易”,任性的开荒分田分地和资源抢占,“无为而治”实际上是强者先得。如沿五大湖、密西西比、纽约周边铺铁路,不到150年,铺了38万公里,至今铁路60%丢荒,运营铁路只有15-18万公里,港口废弃的也有几百个,连自贸区停运的也占1/3强,至于机场闲置的有近1/3。美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浪费和碳排放第一国,也是“完全市场经济”产业政策放任的结果,不像有些人说的美国政府只以财政税收调节[2]。 3.冷战时期产业政策 忽略不计: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供给从国际贸易角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如印度、中国、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几个人口大国,占了世界当时约一半人口,出口额不到美国的1/10,也不及西方七个工业大国的1/5。进出口贸易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xiachi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