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县扶贫开发工作纪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希望的田野上 (字幕):卓资县扶贫开发工作纪实 (画面):卓资县农村面貌 山水林田路 自然风光  (解说):阴山之畔,大黑河边,古老的刺勒川文化和厚重的高原文明,孕育了璀璨的明珠――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卓资县区位优势,物华天宝,交通便利,山川秀美,几十年风雨砥砺、数十载春花秋实,在这片文化底蕴丰富的热土上,演义了一场场耐人寻味的人间喜剧,谱写出一曲曲高昂奋进的动地浩歌。卓资县这条历史巨轮,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春风浩荡中,扬帆起航,一路欢歌,搏击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风口浪尖。 卓资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全县辖5镇2乡,总人口22.6万人,其中,农村人18万,占总人口的71%,辖区面积3119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面积占70%,耕地面积65万亩,其中水浇地9.5万亩。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平均气温2.9度,无霜期110-120天。十一五期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3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4倍,年均增长19.6%,财政收入完成2.27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2倍,年均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3.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8倍,年均增长12.1%。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期末的24.2:45.2:30.6演进为16.1:51.2:3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7405元增加到2010年的14021元,年均递增13.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602元增加到4730元,年均递增12.7%。 (字幕):一、强基固本,敢问路在何方 (画面):县扶贫办主任办公 班子成员开会 档案等镜头 (解说):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23万各族人民群众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负重而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这不仅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力量,同时,也凝聚着扶贫开发的积极贡献。 卓资县扶贫开发办,成立于1996年,主要开展全县“整村推进”,“产业化项目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扶贫开发办现有工作人员13名,其中,党员10名,大专以上文化10人,主任、副主任曾经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具有农村工作经验。成为开展扶贫工作的基本条件和组织保障。 (画面贫困情况) (解说):卓资县由于自然条件差、农牧业生产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区域化特点比较明显,由此决定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具体操作的多样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一是十年九旱,年年春旱,决定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 卓资县位于阴山东麓,平均海拔高度1451米,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降雨集中在秋季,是个十年九旱年年春旱、雨水偏少。靠天吃饭的水贫县。境内水资源严重缺乏。黄河上游一级支流大黑河,发源于县内十八台镇忽力进图村、境内河流长度87公里,流域面积2720平方公里,但大部分属季节河流,可利用水资源有限。缺水成为制约农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兴水治旱成为长期的扶贫任务。 二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扶贫开发的复杂性。卓资县的丘陵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0%,全县三大万亩滩集中在牛角川、哈达图滩和复兴滩,除此之外,其他区域的土地大部分是山地,机械化作业程度低,还程度不同的出现了荒漠化和沙化现象。十八台、巴音锡勒、红召以及卓资山等乡镇,水浇地少、山地多,无霜期短,风沙天气多,农作物生产条件落后,尤其是十八台镇,正常年份大田作物马铃薯亩产仅为1000斤,玉米亩产400斤,杂粮杂豆及油料亩产100斤。改造中低产田、扩大水浇地,农业综合开发成为扶贫的复杂项目。 三是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多,人口老龄化,家庭空巢化,决定了扶贫的艰巨性。全县7个乡镇110个村委会110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村人口1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6万人,农村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偏高,文化水平差,技术含量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大批转移,青壮年外出打工并举家搬迁,农村闲房空院比比皆是,有的村民小组只有几户人家,且是老弱病残农民,这种现象给农村生态、供水、供电、交通等项目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扶贫任务艰巨。 四是区域特点差异明显,决定了扶贫具体操作的多样性。卓资县的地区、气候特点不同,生产经营模式不同,使扶贫形成了明显的多样性。十八台镇和巴音锡勒镇属于高原山区,土地整理和兴修水利成为扶贫的重点。大榆树乡、梨花镇和旗下营镇滩川地多,水源比较富足,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成为扶贫的重点,红召乡的大沟深,土地偏少,具有以养殖阿尔巴斯绒山羊的传统历史,发展传统养殖业成为扶贫的重点。 五是种植园区化,规模养殖化,决定了扶贫集约化投入的针对性。卓资县的设施农业起步晚,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基础条件差,技术含量低,针对性的进行投入,成为扶贫的重要方面,但由于市场营销跟不上去,加之风灾、旱灾、设施农业的扶贫仍然面临着相当规模的投入。 六是因地制宜,统筹解决,决定了扶贫资源配置的灵活性。有些偏远山村

文档评论(0)

qiang_q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