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第一学期汕头市金平区九年级化学期终考 人教版下册.doc

2007-2008第一学期汕头市金平区九年级化学期终考 人教版下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平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评估 化 学 试 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答第一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答第二卷前,还要按要求将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名称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是否填写右上角的座位号,请按考场要求做)。 3、考生必须用规定的铅笔将答题卡上第一大题中对应小题所选的选项涂黑。 4、第二卷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不能用铅笔和红色字迹的笔。 5、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交回。 6、H:1 Li:7 C:12 N:14 O:16 Na:23 K:39 Fe:56 Cu:64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4小题,1-8题每小题2分,9-14题每小题3分,共3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湿衣晾干 D、食盐水 A、SO2 B、CO2 C、N2 D、O2 ( )3、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O2 B、N2 C、CO2 D、空气 (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 )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 ( )8、朝核问题引发国际关注。种核原料的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A、该原子是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 )10、Y2BaCu6O10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该化合物中,Y、Ba、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3、+2、-2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A、0价 B、+1价 C、+2价 D、+3价 A、人们研究化学反应的目的之一是获取物质和能量 B、物质的多样性主要是由物质的状态决定的 C、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D、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 ( )13、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题 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 第二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共2分)(4分) 将螳螂放在盛有CO2的A瓶中,将蟋蟀放在盛有CO和O2的B瓶中,两个瓶都拧紧瓶盖,结果瓶中的小动物不久都死了。 A瓶中螳螂的死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中蟋蟀的死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原子序数11-17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下图回答: Na Mg Al Si P S Cl Ar ⑴原子序数为15的原子质子数为 最外层有 电子; ⑵结合上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内容: ①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 , ②属于稀有气体的化学式 , ③原子序数为12、17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⑶从11~17,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原子结构(或元素的性质)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是: 。(任写一条) 17、(5分) 近年来,多次发生煤矿瓦斯爆炸事件。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当瓦斯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 。 A、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