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湖南长沙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docVIP

2008届湖南长沙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届湖南长沙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 YCY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42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 A.祓除(fú) 舂米(chōng) 冠盖如云(guān) 头晕目眩(xuàn) B.蛊惑(gǔ) 箴言(zhēn) 嗟来之食(jiē) 惊魂甫定(pǔ) C.骠勇(piào) 筵席(yàn) 力能扛鼎(gāng) 清风夜唳(lì) D.拘泥(nī) 朝暾(dún) 螳臂当车(dāng) 同仇敌忾(kài) 2.下列各组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手屈一指 面面相觑 计日程功 真知灼见 B.妍媸毕露 人才陪出 一筹莫展 槁项高馘 C.黔驴技穷 鸠占雀巢 欲盖弥彰 咸与维新 D.合盘托出 仗义直言 稗官野史 逾垣而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 他的“五虎断魂枪”。 ②自南北朝以来日益兴盛的佛教,特别是经过武则天的 ,确实达到了发展的最高峰。 ③两国划定边界,如果是河流,往往以河流或主航道的中心线为两国的边境的 。 A.熟悉 扶植 界限 B.熟习 扶植 界线 C.熟习 扶持 界限 D.熟悉 扶持 界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写议论文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文章才能入情入理,否则就只能是隔靴搔痒。 B.张老师和大家一起商讨他拟定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他洞若观火,对方案作了很多修改。 C.只要台湾当局领导人拿出诚意和实际行动来,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柳暗花明 的。 D.我们写一篇文章,文思泉涌的时候,一定是自命不凡的,否则,就根本不会动笔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参加这个工程的技术人员,经过三个月的紧张劳动,终于试制成功了一台自己设计的精密机床。 B.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C.大型国营企业发生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企业控机制缺失、监督管理不严有 关。 D.为保持北京的故都风貌,在北京旧城区改造中,新的建筑应以故宫和皇城为中心向外分七层次逐步提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2分,每小题3分) 为无为之为,品无品之味 80年代末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教授曾赠一幅方斗于友,乃:“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 任先生的赠语意味深长。 “无为”是老子的哲学思想。“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无违”,即不违背客观事物的规律,改变客观事物的节奏。无为的境界,就是不违反万物自然发展的程式和机制,也就是不违反道理。老子说,圣人的学说是“能辅万物之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又说:“善行者,无达迹”。“无达迹”的行为,是使事物不留下伤痕的良好行为。“无为”就是“无达痕”。仔细检讨现在人类的许多行为(包括我们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于主观意志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自然秩序和固有的规律,而给自然和人类自身带来越来越多的危害。后人把老子的“清静”与“无为”结合起来成“清静无为”,其意为不贪、不躁,便可达到无为的境界。 “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殊范畴,英才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独有的概念。这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达很有关系。刘勰、司空图对此都有很高的见解。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谈论诗首先要善于“辨于味”,诗歌的“味”,并非酸义是酸,咸义是咸,而是要达到一种“咸酸之外”的“醇美”,或者说,是一种“味外之旨”。在同文中,他又用了一种相似的说法:“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音韵外之致耳。”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超以象外,得其环力”。古人又云:“凡物酿之得甘,灸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适,是文之真性灵也。”故林语堂云:“论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何以故?平淡去肤淡无味,只有毫厘之差。”晋人的行草若断还连,似奇反正,以韵相胜,泊然无为而休气和平,意态超越而神明焕发。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在《画旨》中提倡:“平淡天真,自然浑成”。人淡如水,水淡如云,云淡如风,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淡”,是“无”,是“无味之味”。无味之味乃味之极也。 只有真正体会到“无为之为”和“无味之味”,你才能在人生和文学艺术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