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引发的思考 一、社会领域学习的意义。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就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又不断完善幼儿的个性,最终让孩子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品质。 二、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途径。 (一)模仿。 即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它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二)同化。 指幼儿的态度和行为受周围其他人的影响而逐渐变得与其相似的现象,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指南》社会领域目标。 (一)人际交往 目标1 愿意与人交往 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目标4??关心尊重他人 (二)社会适应 目标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目标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目标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我们对《指南》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及各年龄阶段的具体要求进行简略的分析,可以发现,所有的目标归纳起来,其内容大致包括: ?? 1.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 ?? 2.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 3.对群体、群体生活及我群关系的感受、态度和行为。 ★核心价值: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社会(包括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个性品质。 四、社会领域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一)从目标、内容、方法上看。 ? ?1.关于目标:抓不住活动的核心价值。 ?? 2.关于内容:喜欢抓所谓的热点问题,少考虑与幼儿生活的密切程度。 ?? 3.关于方法:片面追求形式翻新,不注意为目标和内容服务。 ?? 4.关于模式:多采取“讲故事—行为练习”,说教过多,幼儿体验少,造成幼儿知行脱节。 (二)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板块上来看。 ?? 1.亲社会教育、规则教育:偏重正面或反面榜样的树立,直接告知幼儿该如何做,但缺乏幼儿的生活体验,缺乏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 ?? 2.自我教育:重在让幼儿说出“我真棒”、“我能行”,或是不讲策略的滥用表扬和所谓的“尊重”,缺乏对幼儿某个行为或态度的具体鼓励,缺乏采用一些策略渐渐推进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形成。 ?? 3.情感教育:偏重资料的介绍和知识的堆砌,缺乏爱的情感的真正激发。 ?? 4.意志品质的教育:与交往教育、规则教育一样,重在通过讲故事,如缺乏幼儿自己的体验。 五、社会性教育的价值取向 ——培养幼儿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行为所带来的快乐是内在的,来自于内部; ★外部控制:行为所带来的快乐来自于外部世界,比如,别人的赞成或表扬。 (一)故事分享:孩子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家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内部控制”? ——帮助 儿童成为负责任的人。 ?? 1.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幼儿职责; ?? 2.让幼儿自己做选择和决定,不强迫孩子做事; 3.与孩子商量而不要指挥,与孩子交谈而不要训导。 ? 六、基于《指南》,对社会领域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一)选择教育的内容:要生动,与幼儿的生 活紧密相连。 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以扩展幼儿的经验。 (二)认清教育的关键: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 “知、情、意、行” 社会认知是基础, 社会情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而社会行为则是体现知、情、意的最终结果。 (三)把握教育的契机:注重渗透教育、随机教育、 个别教育。 1.创设良好的环境,即创设爱与宽松的环境,这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前提。 2.把一日生活和游戏作为最好的教育途径,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挖掘日常生活中社会教育价值。 3.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将孩子们的兴趣、需求作为可开发的教育生长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