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重阳[编辑](重定向自王重阳)姓名王中孚王喆字允卿知明号重阳子出生1113年1月11日(宋徽宗政和二年腊月廿二)京兆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大魏村逝世1170年1月22日(57岁)(金世宗大定十年正月初四)开封旅邸居住地陕西省鄠县、盩厔种族汉族宗派全真教呼号王害疯头衔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元世祖御封)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元武宗御封)徒弟与学生七真代表作《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王重阳与北七真道教入门[显示]基本教义[显示]道教人物[显示]道教神仙[显示]道教宗派[显示]道教典籍[显示]洞天福地[显示]维基宗教主题查论编王重阳(1113年1月11日-1170年1月22日),中国道教全真派创始人,被尊为全真五祖之一,原名中孚,字允卿,本金朝诸生,后为武官,改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后改名嚞,一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绰号王害疯,京兆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大魏村人。七个主要门人称七真。5 武侠小说里的王重阳5.1 人物5.2 武功6 参考文献生平[编辑]王重阳出生于陕西咸阳大魏村,出身门阀。1125年金灭北宋,其后关中地区由傀儡政权刘齐管辖,王重阳想应试,进入咸阳府府学,成为诸生。1137年金废齐,1138年举行武举,王重阳前往应试,中甲科,改名德威,字世雄。入道[编辑]1159年6月,王重阳46岁,任甘河镇酒监(征收酒税的小吏)时,颇不得意,身心俱疲,自称“王害风”,又倾心道教,一日醉遇二道者,或说是正阳真人钟离权、纯阳真人吕洞宾(或说广阳真人刘海蟾)密授修真口诀。他于是改名嚞,一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1160年中秋过醴泉,再遇二道者,给他真言五篇。“二人”暗指“两口”人,即“吕”。从此王重阳自称其师吕洞宾。遇仙后,王重阳出家修道,抛妻弃子,隐居于终南山地区,隐居时又数次遇仙。1161年在终南山南时村自凿一穴,广深丈余,号活死人墓,独居其内,还在内中焚香供奉自己的灵位,上写“王害风之灵位”。后王重阳开始传教,收纳史处厚、严处常、赵抱渊等三数弟子。1163年,王重阳结束在活死人墓独居,到终南山的刘蒋村与道友和玉蟾、李灵阳二人,结茅同处。1164年又遇广阳真人刘海蟾,得授“仙酌”,因此尊刘海蟾为师叔。传教[编辑]1167年,王重阳开始云游,意欲东游海岸,与道友共赴蓬莱,并东游传教,但门人、道友无一愿意随他远游。他自焚茅庵,沿途乞化,经潼关、华山、洛邑、汴州、登州,到宁海州牟平县,遇巨富马丹阳及其妻孙不二。王重阳在马氏南园建庵,题庵名“全真”。“全真”教名源于此。王重阳成功吸收几个虔诚的弟子,先后纳丘处机、谭处端、马丹阳、王处一、郝大通五人为徒。丘、谭二人听闻王重阳寓居马宅,请为弟子,求教皈依。马丹阳在王重阳多方劝喻下,同意出家。王处一来游适遇王重阳,亦愿从待。1168年初,王重阳带领马、谭、王、丘四人离开牟平县城,到偏远的文登县昆嵛山烟霞洞隐居修炼。郝大通亦入山求为弟子,师徒六人建庵而居。王重阳“诱化”几个弟子后,开始教化一般信众。隐居昆嵛山时,信徒日益增多,不断前往向他问道,亦有信士送其子上山入道。为使更多人有机会闻道,师徒六人在昆嵛山居住六个月后,返回文登县城,传教重心转变为“普化”大众。1168年8月至1169年10月,王重阳在宁海、登州和莱州先后成立五个群众传教组织,以“会”为名,全真教称“三州五会”,即宁海州文登县“三教七宝会”、牟平县“三教金莲会”、登州福山县“三教三光会”、蓬莱县“三教玉华会”及莱州掖县“三教平等会”。“会”有门堂、廊舍、水井,如同道庵,道友可在此论道修行。自此远近风动,与会日千余人。1169年,王重阳收纳孙不二、刘处玄为弟子,与马丹阳等五人全真教合称“七真”。是年,王处一、郝大通先后辞师隐居查山;孙不二到牟平县三教金莲会出家,王重阳到莱州时,刘处玄前往迎拜。自此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四人一直追随王重阳,是最亲近的嫡系门人。立嗣[编辑]1169年10月,王重阳带马丹阳等四门人西返关中,行到汴州开封府旅邸,王体力不支,无法继续西行,1170年正月初四,王重阳羽化。临终前指定“已得道”的马丹阳为继承人,管领其他弟子,发展其教。马丹阳暂时将王葬于开封当地信徒的花圃,两年后,迁葬回关中终南山刘蒋村故庵。思想[编辑]王重阳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教同源,劝人读佛门的《般若心经》、儒教的《孝经》,道家的《道德经》和《清净经》。人人可以求仙学道,七十岁学道也不迟,修道者的真师是自己的心神,类似禅宗人人本有佛性之说,如果慈悲清净,就可立刻顿悟。他吸收佛教禅宗,以打坐为修行方法,视酒色财气为修道的大敌,主张不立文字,最好不由书面上的字义解释道教玄理,以免受文字束缚。重阳不重视过去道教的符箓、咒语、金丹。修道宗旨,应是清净(无为)、真功、真行。“真功”就是存神固气,保持清净不动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