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是什么表演?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安塞腰鼓表 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 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 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刘成章“出道”很早:还在上高一时,他的一束新诗(共九首)就被选入了省青年作者的“诗选”之中──就这样,他戴着“诗人”的桂冠而初涉文坛。以后他又由“诗人”变为“词人”,迷上了歌词写作;再后来他成了专业剧作者。他转向写“散文”乃是“新时期”以后的事,都到了1982年(此时他已满45岁),正所谓“人到中年”了,他却开始“中年变法”:从此“专写散文”了!他这种自“诗”起步,而“歌词”,而“戏剧”,最后落脚于“散文”的创作轨迹,铸就和成全了他。 “陕北生来陕北长,因为你魂牵这地方”──就“写陕北”来说,怕谁也写不过刘成章了。他写陕北,追求“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有诗意的土,有灵性的土,向“信天游”靠拢。这就攫住了陕北的“魂”,也显出了他散文的“精气神儿”! 请用一个形容词加以描述 朗读感知 自读——齐读——分角色读 第1—4节,一女,轻缓陈述;第5—7节中“狂舞在你的面前”,一男,短促有力;第7节中“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男女轮读,急速高昂;第7节末句—8节,男齐,深情赞颂;第9—11节,女齐,抒情而变短促再变一字一顿;第12节,男齐,急促有力;第13节,男女齐,慢、顿、响,重音在“好”;第14节,女齐,常速;第15节,男齐,常速;第16节,女齐,常速;第17节,男女齐,低缓,重音在“好”;第18节,男齐,有力赞美;第19—21节,女齐,深情、中速;第22节,男女齐,渐高;第23节,女齐,抒情;第24节,男齐,有力短促;第25—27节,男女轮读,重音“愈捶愈烈”;第28—30节,一女,轻缓。 请以“我读《安塞腰鼓》”为题,写一篇短文。 提示:1、内容上要由安塞腰鼓联想开去; 2、写作上要体会句子的 特点。 请听《黄土高坡》 同学习作交流 “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某种意义上,“安塞腰鼓”所释放出的能量,不仅仅是陕北这块古老的黄土地的地域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换句话说,“安塞腰鼓”是用宏大的场面、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激昂的鼓点来表现诗的内容。 第一,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 “为情而造文” ,《安塞腰鼓》通篇贯注一个“情”字,作家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赞美的语词,来直抒胸臆。 第二,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一是文笔峭厉。二是语句铿锵。三是善用排比、叠句等修辞手法,加强散文的气势和力量。四是作家通过具有音乐性的复迭咏叹,来进一步加强散文中情感的传达。如单独设计“好一个…” 第三,想像奇伟,意境雄浑。 “最高意义上的诗是在想像中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无风之季,黄土高原上的一片高粱地里,兀立着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这是一个“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背景!然而,当后生们的鼓槌擂起来的时候,在作家的眼里,“百十个斜背着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于是便有了鼓点是“骤雨”、流苏是“旋风”、瞳仁是“火花”、风姿是“斗虎”的丰富联想。 安塞腰鼓 到延安当然要看革命遗址。宝塔山,枣园窑洞,王家坪一路看下来,到了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门口,忽然被一阵高吭的歌声伴着腰鼓声给吸引住了:大礼堂门口的土坪上,一位边唱边舞边打腰鼓的中年男子被一大群游客包围在中央。只见他头扎羊肚手巾,身着白衣红边秧歌服,腰背一只红得发亮的腰鼓,一派地道的陕北民间艺人模样。歌唱得抒情,鼓也打得优美,一曲终了,掌声四起。不少游客纷纷三元、五元布施小费,那男子鞠着躬道谢,一口纯正的陕北乡音,尽显老区人民忠厚憨实的本色。 人散场静,我却对那腰鼓发生了兴趣,走上前去问他“这腰鼓是什么地方产的?这么红的油漆,这么响亮的声音?”对方极热情地告诉我这叫安塞腰鼓,“在我们这里到处都有的卖。”我恍然大悟: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