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导 论 武汉大学 陈曙光教授、博士 主要内容: 一、社会科学方法是否可能 二、人类认识社会的基本形式 三、人类认识社会的历史进程 四、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五、正确对待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方法是否可能? 在研究社会现象的过程中,真的存在有所谓的社会科学方法吗?如果有的话,这种方法能像自然科学方法那样给我们提供准确地预测和控制社会现象变化和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吗? 所谓“纯粹的逻辑理由”: 【美】罗蒂:社会科学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在“预测还是一个理论被归入‘科学’的必要条件”时,“我们对是否把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或文学批评归入科学感到犹豫不决,因为这些学科似乎都无法回答‘如果我们这样做,事情将会怎样?’这种形式的问题。” 二战后,经济学一跃而成为显学。但是,它被批判和被责难的命运也不比其他学科好。美国的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在其《迷惘的预言家:当代经济学家的历史》中曾不无讽刺地说,在美国,人们看到每当华盛顿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职位因种种原因空缺时,美国经济便处于二战后最好的时期,而“在哈伯·斯坦和查尔斯·舒尔茨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任职期间,贫困率以每年将近2%的可怕速度增长。” 他还说道:“经济学家们很快变成恶意玩笑的靶子┅┅人们会说经济学家颇具幽默,因为他们会用小数点来预测未来,或者说经济学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因为只有经济学家创造出了自上帝创造世界以来的种种混乱。” “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长久以来对经济运转的计算偏差太多,使得朝野上下的计划人士越来越对他们的忠告置若罔闻。专家们的困境也延及学术领域,那些曾一度热门的话题正在消退,对于经济如何运作以及怎样实施最佳控制等问题的困惑堆积如山。” 如何看待这种责难和批评? 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是否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 一方面,我们应当承认,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有很大不同 其一,自然规律的表现有其齐一性、规则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人们对它的研究也不会影响其存在的形态和性质,因此,自然科学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自然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 其二,社会规律的呈现具有多样性、非规则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点,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本身就是干预、改造社会的一种行为,它会深刻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科学的成果具有或然性一面,其预测常常会出现“测不准”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肯定,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功能和价值不容置疑 其一,社会历史领域规律性、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的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其二,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统计学意义,它是或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否定其或然性的一面,必然陷入绝对主义;否定必然性的一面,必然陷入相对主义。 其三,社会科学具有人文教化的作用。 二、人类认识社会的基本形式 人总是以什么不同的方式来把握世界,把握人类社会。以常识的方式,神话的方式,宗教的方式,艺术的方式,伦理的方式,科学的方式和哲学的方式把握世界,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才有无限丰富的世界。 基本形式: 人总是生活在有限世界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总是试图超越有限世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但人又不得不承认能力的有限性:“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所以人总是要从世界之外寻求“安身立命之本”。人总是以自己的意识的超越性为人生寻求“安身立命之本”,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最高支撑点,以便使有限的人生能够永恒,使世俗化的人生能够趋向理想化。 如何看待唯心主义哲学? 中外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始终占主流。 哲学中看似的错误并不等于荒谬: 普罗泰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贝克莱:物是感觉的复合;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守仁: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马克思:“当别人都把黑格尔当作一条死狗扔掉的时候,我必须承认我是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的学生”。 列 宁:唯心主义要坚持唯心主义是难以凭逻辑驳倒的;“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 毛泽东:“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一样万岁”。 三、人类认识社会的历史进程 不同的社会,人们认识社会的方式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总有一种或几种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一)原始社会的主导方式: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是人类运用原始思维方式对社会的认识 。 神话传说常常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 神话传说常常以“讲故事”的方式流传 。 “神话传说”的局限性: (二)古代社会的主导方式:“以史为鉴” 历史经验在社会认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致形成了以史为鉴的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与写作参考范文.docx VIP
- 202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pdf VIP
- 运动会铅球宣传稿.docx VIP
- 《离心机 安全要求gb 19815-2021》详细解读.pdf
- 2025年1月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课件.pptx VIP
- 58同城如何发布房屋出租信息?房屋出租技巧?.doc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