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琵琶行教学目标:
⑴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背诵课文。
⑵ 体会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欣赏音乐描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描写诗句的品度热情,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
⑶ 作者为何会与琵琶女产生共鸣?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共鸣? ⑷ 鉴赏诗歌借助音乐描写表达情感,理解诗人的内心感受,探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⑴ 第二段,以体会琵琶的音乐美为主
⑵ 创设联想和想象,探究诗歌意境。
⑶学习描摹音乐意境。
教学过程和步骤:
导入:古诗《古道从军行》有云: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王翰的《凉州词》也有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自来琵琶出现在诗中便有一中悲戚的感觉,琵琶代表的就是一种寂寞,一种伤感。那么,我们来看看白居易讲述的是什么样的一个伤感故事。(板书标题和作者)
作者白居易,为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曾经用了一句话来大致概括了一下自己的人生:“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唐宪宗元和十年,朝中重臣李师道勾结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派人刺死了宰相武元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是一国之栋梁,宰相之死引起了长安城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这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要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被贬的打击给白居易造成的创伤极深,到江州后一年便体会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适逢琵琶女,听到她那富有感情的琵琶声,了解她悲凉的身世,激起了诗人压抑已久的情感,与之产生的强烈的共鸣,并为之而作《琵琶行》。
经过大家的预习,都已经知道了在小序中讲述了作者和琵琶女的伤心事,以及《琵琶行》的由来。那么,大家先读一读正文,看看本文,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问:大家看完之后,觉得本文有几个主人公?
答:两个。作者和琵琶女。
本文既然有两个主人公,我们就根据这两位主人公的情感发展路线来理清这篇文章的脉络。
问:第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答:作者夜送客,忽闻水上琵琶声。
问:那么,从这第一段就可以看出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从枫叶、送客、惨别等等情况可以看出。)
答:凄凉。
在“醉不成欢”的饯别宴上,突然听到传来的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答:解释意思,听到琵琶女的演奏为之神往。
作者在听到琵琶声后便“忘归”了,那他做了些什么?我们来看看第二段。前六句讲述了什么内容?
答:作者邀请琵琶女相见的经过。
非常好,作者在听到迷人的琵琶声后便迫不及待地邀请了琵琶女相见,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见了作者之后呢,她在干什么?
答:开始弹奏。
对,非常正确。琵琶女便开始“转轴拨弦三两声”,开始为作者弹奏琵琶曲了。弹奏完就弹奏完了吗?观众有没有给出什么反映?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东船西鲂悄无言”或加上“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曲已经弹奏完了,观众也是“悄无言”。接下来,是谁开口了?“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这是谁的做法?作者?
答:琵琶女
问:她准备干什么?
答:准备自叙身世。
问:对,从“自言”便可以看出琵琶女开始自叙身世了对不对?那琵琶女到底给我们说了一个什么样的身世呢?我们看看第3到第8这5句,是不是说了琵琶女的籍贯、住址、及其色艺出众?“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从“五陵年少争缠头”到“秋月春风等闲度”,说的这是什么意思?答:歌伎生活的欢笑奢华。笔锋一转,“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到最后“梦啼妆泪红阑干”是不是说明琵琶女年老色衰后“嫁做商人妇”的寂寞生活。
作者听完了琵琶女的身世,他发出了什么样的感叹?
答“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问:然后作者开始了他的事件叙述。并向琵琶女请求“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对此,琵琶女做出了什么样的反映?
答:“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问:琵琶女又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弹奏,那么听闻这次的琵琶曲,作者在干什么?
答:“江州司马青杉湿”(板书完成,见最后。)
问:我们回到前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来看看,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答: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和琵琶女同病相怜,感情相通: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待到年老色衰,流落他乡,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诗人才华横溢,直言敢谏,结果沦落天涯,滴局卧病,两个形象都是从如意到不如意,怨恨交织,从而引起了作者的共鸣,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经过我们刚才的分析,同学们也了解了文章的脉络,那么,琵琶行,作者为何要作这首《琵琶行》,自然是琵琶女的技艺高超,引起了作者的共鸣。文章有很多笔墨都体现出了琵琶女弹奏琵琶曲的动人场面,不管是从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文章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章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详解.ppt VIP
- T_HAEPCI 55—2023(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pdf VIP
- 青春筑梦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启航未来职业生涯.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pptx
- T ACEF 111—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指南.pdf VIP
- MTT 114-2005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pdf VIP
- TACEF 112-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设备配置技术指南.pdf VIP
-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pdf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pptx VIP
- 2《住宅项目规范》宣贯培训-第3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