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生态市建设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现实基础     (一)宏观背景     (二)发展现状     (三)有利条件     (四)制约因素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建设目标     (四)建设指标   三、生态功能区划     (一)温中平原生态功能区     (二)温西山地生态功能区     (三)温东海洋岛屿生态功能区   四、主要任务     (一)生态经济建设     (二)生态社会建设     (三)资源环境建设     (四)生态城镇建设     (五)发展能力建设   五、重大工程     (一)工程项目     (二)效益分析   六、保障措施   附表一:温州生态市建设指标表   附表二:温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表   附表三:温州市生态功能亚区表   附表四:温州市生态建设区块表   附表五:温州生态市建设重大工程表   附图一:温州市生态格局图   附图二:温州市生态功能区划图   附图三:温州市生态建设区块图   附图四:温州市重点生态保护区分布图   附图五:温州市主要环境污染源分布图   附图六:温州市水质、空气监测站位图   附图七:温州市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分布图   附图八:温州市城镇体系规划图 ? 前  言   为贯彻落实《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精神,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市人大作出关于推进生态市建设的决议,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生态市。   生态市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市(地)级行政区域。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温州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会同市环保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进行。《规划》是依据《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关于推进生态市建设的决议》,结合温州市情编制而成。《规划》是温州生态市建设的实施性文件,是编制区域、行业规划和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一、 现实基础   (一)宏观背景   全球生态文明蓬勃兴起。 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生态城市已被国际众多城市确定为重要战略目标,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绿色壁垒逐渐取代关税壁垒成为贸易刚性制约,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成为必然选择。   国家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一项基本战略,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国开始批准实施《中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宏伟蓝图。国内一些地区在建设生态市方面积极探索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我市处在新的发展阶段。 我市已进入建设富裕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遵循生态经济理念,建设温州生态市,成为“一港三城”战略顺利推进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载体。   (二)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3 年,实现生产总值 1226.4 亿元,财政收入 151.8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22.5 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035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548 元。 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基本构建成较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   我市陆域面积为11784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占78.2% ,平原占17.5% ,岛屿占1.5% ,江河占2.8% 。海岸线长1015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436个,浅海大陆架范围近7 万平方公里,海涂资源 89 万亩。土地资源性质各异,土壤类型众多,有耕地16.2 万公顷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尤其是在三江的河口地带,后备宜农耕地资源很少。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9.6% ,主要分为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山地矮林、山地灌丛等七个类型, 70.4% 属于生态功能较弱的松、杉针叶纯林, 23.5% 属于以针叶树种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而生态防护功能较强的阔叶林仅占 4.2% 。全市有木本植物 1016 种,其中 25 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树种;有陆生野生动物 507 种,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有 52 种;有国家一级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