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布置原则一、根据现有的施工场地,合理安排,做到文明整洁。二、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机具设备。三、本着减少运距、节省费用、降低成本的目的。四、道路、排水、排污等满足文明施工的有关法规和条例。五、满足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六、满足“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相对独立分开布置的原则。七、合理组织总平面布置的阶段性调整,即体现总平面图的阶段性特点。第二章工程及场地特点第一节工程特点本工程是黄岩景区内垂直观光电梯工程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分类为:1、高程565.00米至645.00米施工区域内土石方切除;2、基础孔桩水钻及钢筋、砼施工;3、锚杆、锚索、喷锚及构架梁柱施工;4、钢结构施工;由于施工场地置于优美风景区内,其运输条件及生产及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其一主要是运输材料的通道没有,材料不能直接到达施工区域;其二没有便利的生活及生产用水;其三是施工场区内的原始地貌从高程565.00米~750.00米,地貌坡度接近75°~85°,没有便利堆场,交叉施工危险性大,施工条件恶劣;其四是钢结构施工部分构件繁多,运输量巨大。第二节场地特点一、地理位置工程位于巫山县建平乡黄岩村内,距离施工场区上部直线距离约1000米的景区主干道已经开通;施工场区下部垂直距离约600米为神女溪的上游段,有小型水电站一座;左面为景区索道的下站台,右面约200米处有下站台至神女溪的人行旅游登山便道;该工程项目建成后,不但解决上、下部的游客能直通下站台及神女溪底的路程,更能让人在垂直观光电梯里体验崇山峻岭及垂直上升的刺激感。本工程由已开通的旅游观光主干道上单独开设一条至材料堆场的运输道路,沿线已开通的道路部分进行拓宽及平常维护保养;施工场区堆场利用较为平坦地型(距离下站台往上约100米位置)作主要来料堆场,施工堆场场区内设回转车道,运输材料通道原则只能单向通车,在适当较宽位置可以会车;由于来料堆场至施工场区需要跨越景区绿色植被约250米斜向距离,为避免破坏过多植被破坏,该段采用轨道运输至施工场地,施工场地设置堆料平台。二、材料运输不方便、无施工场地、交叉施工危险等特点本工程施工区域划分为三个区域施工:1、高程565.00米~645.00米的垂直区域,主要是土石方切除施工、基础施工、钢结构;2、高程645.00米~706.3米段岩壁上边坡治理、基础施工、钢结构;3、高程706.3米~750.00米段基础施工、边坡治理、钢结构;材料运输的解决方法:设置专用的缆车轨道,考虑平车的运货量为35T内,平车尺寸为长12米,宽2.5米;场内转运设置2台塔机:一台为臂长80米,提升重量为20T~5T;一台为臂长50米,提升重量为16T~3T。其中50米臂主要负责高程750米~高程706.3米范围的一切运货量;80米臂主要负责高程706.3米以下范围内的运货量。无施工场地解决方法:尽量利用平坦场地作为来料堆场,考虑该位置不能全额满足堆场的需要,利用场地下部的坡地,搭设钢管脚手架平台,钢管平台的台面与堆场面一样平,使来料堆场面积满足使用。施工场区内设置型钢平台(详专项方案及施工图),基础施工的石方清运至左面山沟砌筑拦渣墙消化。交叉施工解决方法:采取多级防护(详专项防护施工方案)第三章总平面图动态布置思路第一节场地规划总体思路生活区、办公区位于场外,与生产区分开。生产区主要集中布置施工场区内,堆场临近生活区内,采取分离措施。塔机的选择考虑塔机的安装施工及场内材料转运。所有临时设施及场地的布置按市级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的标准进行布置。第二节具体布置一、塔吊型号选择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施工场地极其狭窄,场内无法形成施工道路;该工程原材料的场内二次转运是总平面布置图考虑的重点;因此塔吊型号的选择及布置位置是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的灵魂。由于整个施工区域长度为81.5米,宽度为32米;其中宽度28米为钢构施工范围,另外宽度4米范围为只做锚索及喷锚施工。高程565.00米位置地处半山腰,无运输通道,施工材料及机具均需由高程750.00米处吊运下去,钢构件单件最重为3.5T、小型挖掘机自重为7T,两项为施工中机具及材料的重中之重,所以首先考虑塔机为臂长需80米,起吊重量为20T~5T,该塔机命名为1#塔机。按以上选型,需要安装的1#塔机拆为散件后最重的构件为8T,根据既经济又实用的标准,安装该台塔机采用50米臂,起吊重量为16T~3T的塔机方能满足需要,该塔机命名为2#塔机,2#塔机既能安、拆1#塔机又能配合1#塔机在有效半境内互相帮助,满足生产需要。该工程塔吊的负荷比常规工程要重(承担原材料的二次转运)。因此,在塔吊的选型上除要满足工程本身吊运外,还应满足工程施工材料的二次转运需要。进行反复技术经济比较,本工程选择1台SCM7035塔机、1台SCM7050塔机,布置位置详附图。二、施工道路布置本工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