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地球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20世纪地球化学在应用领域方面不断拓宽,其中比较突出的重要领域主要有:矿床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和区域地球化学。在中国,有一些研究领域得到长足发展,已建立起?以国家级或部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为标志的研究基地。例如,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建设的“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建设的“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所(廊坊)建设的“勘查地球化学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南京大学建设的“内生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述实验室为地球化学的这些重要研究领域提供了科技发展研究基地。以基地为依托,国际国内许许多多热爱这些领域研究事业的地球化学工作者一道努力,推动着地球化学学科飞速发展。
第一节 有机地球化学青春焕发
有机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地学与有机化学、生物学互相渗透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天然产出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地质体中的分布、转化和参与地质营力的作用等,它与能源、矿产资源、海洋、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重大生产和基础理论课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萌芽于本世纪20年代的有机地球化学青春焕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99)。
一、有机地球化学的发展简史
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20年代。 B.И.维尔纳茨基在20年代初期先后发表了《生物圈》等专著,领导筹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关的实验室——活质实验室。德国著名科学家A.特莱布斯(Teribs)在这个阶段首次发现并证实了地质卟啉化合物来自植物叶绿素。美国科学家Smith P.V.(1952,1954)和前苏联科学家B.B.Be6ep (1954)等成功地从现代海洋沉积物中分离鉴定出微量类似于石油的烃类化合物,从而奠定了石油的有机成因理论基础。以后各种色谱技术(尤其是气相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地质体中的微量可溶有机组分(Degens E.T.et a1.,1962)。60年代初Breger L.R. (1963)主编出版了第一部大型专著《有机地球化学》。Maнcкaя C. M.和Jpesoba T. B.合著的《有机质的有机地球化学》(1964)是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沉积金属矿产的有机地球化学著作。1959年国际地球化学宇宙化学协会正式在欧洲成立了有机地球化学分会。1962年以来每两年在欧洲召开一次国际性有机地球化学会议,并出版《有机地球化学进展》论文集。
6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庆油田等大型陆相油田的相继发现与开发,国内相关部门开展了生油岩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总结出我国陆相泥质生油岩的许多规律性认识。7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筹建起我国第一个具有先进设备的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并于1989年成为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油部、地质部以及各油田都建立起生油研究实验室,广泛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开展各油气盆地的生油评价研究。20多年来,我国有机地球化学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8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了一系列有关专著和教科书。如《有机地球化学》(傅家谟等,1982),《中国陆相油气生成》(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1982),《陆相有机质演化和成烃机理》(黄第藩等,1984),《松辽盆地陆相石油地质》(杨万里等,1985),《碳酸岩有机地球化学》(傅家谟,1989)和《煤成烃地球化学》(傅家谟等,1990)等等。1982年以来,召开了7次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我国有机地球化学学科研究在一些重要领域,如陆相生油理论、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99)。
二、有机质和有机碳演化
有机质的演化是指生物死亡埋藏后,有机体的生物降解以及有机大分子的热降解与聚合,并最终转化为甲烷、水、二氧化碳和石墨等无机物的演化全过程,现已建立起初步的有机质演化模式,这一模式已为石油有机成因的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99)。
有机碳演化是指天体演化,包括地球演化过程中,无机物质如甲烷、水、二氧化碳和氨等逐步演化产生简单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的过程,以及在生物圈出现后,这些有机质的进一步演化。前一部分属于前生期化学演化,许多有机地球化学家正在从事这一研究,主要研究天体物质(月岩与陨石,包括我国吉林陨石,以及地球古老岩石)中的有机化合物,模拟天体(包括地球)早期演化环境条件的合成实验,如著名的Miller-Urey模型实验。由于前生期化学演化的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