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古典建筑史》课程论文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印度建筑史的发展分期及其特点
内容摘要:本论文主要将印度历史上建筑发展分为印度河流域早期建筑文明时期、古印度建筑时期、印度中世纪时期、近现代时期四个发展阶段,并依次总结论述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期特点。
关键词:印度建筑 建筑史 佛教建筑 石窟 窣堵波 神庙 希诃罗 维摩那 邦加罗
随着印度历史的发展,印度建筑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印度河流域早期建筑文明时期(公元前1500年以前)、古印度建筑时期(吠陀时代至公元750年)、印度中世纪时期(公元750年至公元1757年)和近现代时期(公元1757年至今)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印度河流域早期建筑文明时期
印度早期建筑文明集中体现在城市规划方面。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已经出现了发达的城市文明,其中的突出代表为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和哈拉帕[Harappa]。以摩亨佐?达罗城为例,其居住区以街坊单元构成,并根据居民的社会等级在单元内进行标准化设计,通过这种独立式街坊单元的不断延伸形成很大范围的城市,城市的卫城为建在人工高台上、有巨大城墙的城堡形式。
针对当时所面临的问题,印度早期建筑文明时期的城市规划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先进性。这个时期的建筑以木构为主,大城市都经过严密规划,呈方格网状平面布局,城市表现出一种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当时已经具有严格的城市结构和标准化的建筑设计,但是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或者世俗纪念性建筑,以及对个体建筑风格和观念多样性的探索。
第二阶段:古印度建筑时期
公元前6世纪,佛教和耆那教诞生。
公元前325年,孔雀王朝建立。到了阿育王时代,佛教真正进入印度人的精神生活,佛教建筑也得以繁荣。当时的佛教建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佛塔,叫做窣堵波[stupa],一类是石窟建筑。
窣堵波是印度早期佛塔形式,始建于阿育王时代的窣堵波桑奇大塔是当时印度最宏伟的佛教建筑。此外,安达罗王朝于约公元前2世纪在德干高原西部阿默拉沃蒂建了印度最大的塔。佛教石窟建筑也源于阿育王时代,主要包括支提堂[chaitya-hall]与毗诃罗[vihara],支提堂是神圣的崇拜场所,毗诃罗则是僧人的居住修行场所。位于今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巴贾和加尔利两地的大型佛教石窟群是印度佛教早期石窟建筑的代表。当时的石窟建筑遵循印度古老的建筑传统,虽由石头山体开凿而成,但其原型却是木结构建筑。
古印度建筑时期经历了三次建筑高潮。第一次是阿育王将佛教作为国教弘扬并兴建佛教建筑的时代;第二次是贵霜王朝时期,印度本土艺术与希腊、罗马艺术融合形成犍陀罗风格;第三次是笈多王朝时期,古印度达到建筑与艺术的黄金阶段,其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阿旃陀石窟群中。
古印度建筑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佛教建筑方面,无论是窣堵波、支提堂还是毗诃罗,都反映了印度草木结构的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窣堵波最初是为保存佛陀的圣骨与遗物而建,是佛教信徒的崇拜对象,后来窣堵波的尺寸变大、塔座变高,向着直立塔的造型发展,形成具有纪念性效果的宏大建筑,成为举行盛大宗教仪式的场所。支提堂和毗诃罗也从早期简陋僻远的静修僧房发展成为融合建筑、绘画、雕塑艺术于一体的大型石窟群。
此外,在笈多王朝时期,受希腊神庙的影响,北印度及德干高原地区出现了柱廊式神庙形式,后来形成了独具印度特色的神庙形制,即在柱廊大殿(曼达波)及圣所之上建起高高的塔楼(希诃罗),为后来中世纪的印度教神庙建筑打下了基础。
第三阶段:印度中世纪时期
印度中世纪时期的宗教建筑以印度教神庙为主。最早的神庙有石窟神庙和石砌神庙两种类型,他们的发端与佛教建筑传统有密切联系。
从早期佛教支提窟所开创的凿岩式寺庙传统,发展到公元8至9世纪的印度教凯拉撒纳塔神庙,印度石窟艺术在早期中世纪达到了辉煌的顶峰。早期具有代表性的印度教神庙建筑有由遮娄其人建立的位于巴达米北部的马莱吉蒂?湿婆拉雅神庙、由拉什特拉库塔人于公元8世纪建于埃洛拉的印度教凯拉撒纳塔神庙等。
- 2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