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质谱仪.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下载地址 /~zh 第二章 质谱仪 质谱仪简介 质谱仪的主要性能参数 质谱仪分类 重点介绍几种典型的质谱仪 四极质谱仪 射频质谱仪 飞行时间质谱仪 什么是质谱仪 定义:按照离子的荷质比,把在电磁场中运动的离子按质量加以分类计数的一种仪器。 用途: 空间物理应用:中性气体成分、数密度、分压强;离子成分、数密度、荷质比、离子质量、带电状态、能量等的测量。 其他(分析化学或生物学):原子质量精确测定,杂质分析,有机质谱分析,同位素分析(地质年龄测定、地球化学、地震预测、空间地质),稳定同位素标记物质的检测等。 质谱仪的典型应用(1)—— 同位素丰度测量 Kr-氪,稀有气体。原子序数36,原子质量数:83.8,有多种同位素,上图横坐标为质量数,纵坐标为离子电流,表示不同同位素产生的离子电流强度,代表相对丰度。 The image below is a mass spectrometer analysis of the residual gases remaining in a high vacuum system after pumping to a pressure around 10-10 torr and baking at around 150?C. The water, carbon mon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are commonly the remaining gases in laboratory high vacuum systems. The largest signal was from molecular hydrogen, with a peak height almost three times that of carbon monoxide. The peak at 19 had been puzzling to the experimenters until they had determined that teflon releases some flourine at those temperatures, so the source was apparently the teflon insulation on wires inside the vacuum. The vertical axis shows ion current in 10-7 Amperes. 混合物质质谱分析 质谱仪的基本功能 使样品变成分子离子; 通过电场使离子加速; 按质荷比分离离子; 将离子流变成电信号,收集记录。 质谱仪的基本构成 与质谱仪发展相关的历史事件 1886年,Goldstein 发现正电荷离子; 1898年,W. Wien 利用电场和磁场使正电荷离子偏转; 与质谱仪发展相关的历史事件 1900年~,现代质谱学之父: J. J. Thomson(获1906年诺贝尔物理奖)利用低压放电离子源所产生的具有高速度的正电荷离子束,通过一组电场和磁场,不同质荷比的正电荷离子按不同质量而发生半径不同的抛物线轨道偏转,依次达到检测器,在感光板上被记录下来。 1912年,Thomson 用磁偏转仪发现了氖的同位素。 1918年,Dempster 电子轰击电离(Electron ionization)及磁聚焦 与质谱仪发展相关的历史事件 1919年,Aston 发明第一台速度聚焦磁质谱仪,测定50多种同位素,第一张同位素表 ,因此获得1922年Nobel 化学奖 与质谱仪发展相关的历史事件 1934年,Stephens 均匀扇形磁场,球差和质量色散公式 1935年,马陶赫(Marttauch)和赫佐格(R. Herzog)根据他们的双聚焦理论,研制出双聚焦质谱仪 1940年,Nier 扇形磁场偏转质谱计,双聚集系统 商品仪器的雏形 1946年,Stephens 飞行时间质谱(Time-of flight mass analysis) 1953年,由鲍尔(Paul)和斯坦威德尔(Steinwedel)提出四极杆分析器(Quadrupole analyzers) 1953年,由威雷(Wiley)和麦克劳伦斯(Mclarens)设计出飞行时间质谱仪原型 ; 与质谱仪发展相关的历史事件 1989年,Hens G. Dohmelt和 W. Paul,因离子阱(Ion trap)的应用获诺贝尔物理奖。 2002年,J. B. Penn 和田中耕一因电喷雾电离(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 ESI)质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MALDI)质谱获诺贝尔化学奖。 典型质谱仪的基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