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课结束谢谢观看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阅读的考查要求是: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2012·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解析: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明白该诗中的人物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的形象,从诗句的描写中明显感觉到诗歌塑造了一个闲适、喜爱自然景色的诗人形象。参考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即常说的“诗眼”的分析。本诗语言浅俗,但用字讲究。尤其是第四句“软红光里涌银山”,一个“软”字,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而一个“涌”字,更是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态之感,增添了情趣。参考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2.(2011·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琅琊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与意境创造的理解。全诗仅四句,很显然一、二、四三句,共创造了四个场景,即四幅画面。只要用简短的话概括画面内容即可。感情主要是作者对山水的喜爱并乐在其中。可联系初中学过的《醉翁亭记》来帮助理解。(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解析:本题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虚实结合”关键是要区分哪是虚,哪是实;随流水流出的花是“实”,由此而产生的想象都是“虚”。《桃花源记》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借到这里,就是最好的想象中的美景。题目的要求是“赏析”,其表达作用是必须要回答的。参考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3.(2010·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岁 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题目要求结合全诗对诗人“寂寞壮心惊”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要读懂诗歌前四句对吐蕃进犯而导致战争的背景描写,然后弄明白下三句“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是分别从朝臣、自己两个方面发出的“寂寞壮心惊”的感慨。参考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杜诗向来是将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融合于一体,短短的40个字,就将借代、用典(还应该有对比、夸张)等手法融合在一起,精雕细刻,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自己想报国而不能的细微的心理。解答的关键还是要读懂诗句,要对诗歌逐句解读,比较分析。参考答案:①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的“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②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2010~2012年安徽高考诗歌鉴赏选文及设题情况一览表年份201020112012选文及文本类型唐代诗人杜甫的五律《岁暮》宋代诗人欧阳修的七绝《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