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事迹回放
我认为作为一名法官,不但要有娴熟的法律知识,而且更要有强烈的奉献精神,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更要深怀一颗爱民之心。-------王树华
王树华是80年毕业后分配到法院工作的,先后曾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过,仅民事审判岗位就工作了二十八年。二十多年来,先后审理案件近三千件,接触了许许多多急于向法律求助的当事人,他们对公平正义的强烈呼唤,激励着王树华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法官的职责。特别是近些年来,很多当事人是冲着王树华的名字去的,她深知,这是老百姓对自己的信任,法官一生中可能会审理几千件案子,但许多当事人一辈子可能就进一次法院,如果就是这唯一一次与法律的接触让他们受到不公正对待,让他们得到一个自己想不明白的结果,在他们心中会留下深深的伤痕。伤害了一个当事人,就多了一个不相信法律的人。而维护了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增加一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对社会的信心。就是再苦再累,她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王树华给自己定了一条规定,只要不倒下就要干好份内的工作,只要群众对自己有诉求就要尽百分之百努力让群众满意。群众对法官的信任其实就是对法律的信仰,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每时每刻都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2000年春节前夕,产妇王某在漯河市某医院因产后大出血死亡。患者家属指责医院未尽职责酿成事故,将产妇遗体及新生婴儿留在医院,甚至堵塞医院大门,围攻病房大楼。医院将患者家属告上法庭。王树华接到这个案件后认真查阅卷宗材料,分析矛盾原因。她发现,产生矛盾的原因在于医患之间互不信任,患者家属要求看病历,医院怕他们撕毁病历材料不让他们看,这样更使患者亲属产生疑虑,矛盾越来越深。只要依法保全证据,就可化解矛盾。王树华带领其他同志来到医院,首先找到患者亲属讲:“只要是医疗事故,理应得到赔偿。但患者已去,新生婴儿是生命的延续。千万不可丧事未办而增新丧。请你们相信法律,相信法院,一定会还你们一个公道。”在保全了病历后,患者亲属撤去了路障,但还是不接婴儿。王树华见,便现场调解,先行赔偿部分费用,有争议的部分开庭审判。大年三十,人们都洋溢在过年的气氛中,王树华还在清冷的办公室耐心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患者亲属终于在大年夜接走了婴儿。王树华办案不怕难,更不怕麻烦,在审理烦琐的各种民事纠纷中,善于抓住争执的焦点和症结,及时采取有效对策,以娴熟的办案经验和技巧,及时解决矛盾,化解纠纷。
2009年4月,一个侵权、终止合同的案件发回重审后,很多法官不敢接,因为这起案件经一审、再审、发回重审已经反复多次,很多法官知道其中的底细,认为群众提出的要求太过份了,你判了他认为不公,你调解他提出苛刻条件。领导经过研究把案件转给王树华办理。王树华接手案件后,仔细研究了案情,先后三十余次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情况,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首先从解决居民用水用电做起,让老百姓看到法官确实是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增强认同感,然后逐户征求意见、做工作,并与承包商协商,历时两个多月,最终双方均做出让步,一场历时四年的官司以调解方式结案。去年年底,四十二户居民敲锣打鼓,将一面绣有“人民的好法官,群众的贴心人”的锦旗送到王树华的手中。
中国人自古没有打官司的习惯,有的人一辈子也不愿打官司,当他们走进法院的大门时,该鼓起多大的勇气呀。我们应该理解他们。
,70多岁的再婚老人王某因扶养费将老伴李老汉告上法庭。王树华首先考虑到两位老人年纪大、身体又不好,于是便把法庭挪到两位老人家里,一声“大妈”、一声“大伯”地与两位老人拉家常,边说边帮老人干家务。李老汉脾气倔,王树华一连去了李老汉家几趟,他都不理不睬。庭里的同志说:“这老头恁犟,你嘴都磨破了,咱也算尽心尽力了,判了算了。”王树华说:“我们判案容易,可如果李老汉心里不服,老太太的扶养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她今后怎么生活?让我们再试试吧。”她和庭里的同志前后去了12次。王树华的行为终于感动了李老汉,他拉着她的手说:“闺女,有你这样的好法官,俺老汉服了。”就这样,两位老人不仅不再离婚,还和好如初。
去年,王树华审理了一起牵涉农业合同纠纷案,本身案情并不复杂,她曾试着通过调解来解决,然而被告吴某认死理,避而不见,未能如愿,眼看法定审理时间到期,没办法及时进行了判决,判令被告吴某与问什村委会签订合同无效,这让吴某很不服气。他认为自己苦心经营了近十年的鱼塘,白纸黑字与村委会签订了合同,并且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公证处对所签订的“废荒草坑塘承包合同”办理了公证书,怎么说无效就无效了呢!吴某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偏袒村委会,说什么“官官相互”,即便倾家荡产也要上诉、上访。王树华认为,对这种“钻牛角尖”的人,如果拿不出信服的证据,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即便是判决了,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反而引发更大的混乱。必须给吴某一个有力的说法,让他心服口服。于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