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 能源安全的影响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 能源安全的影响.doc

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 能源安全的影响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 能源安全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 能源安全的影响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 能源安全的影响

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 能源安全的影响 [摘要]: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中国是世界能源版图变化的利益攸关者,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能源安全将产生全方位而深远的影响。面对世界能源格局新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必须以前瞻性战略思维谋划应对举措。 关键词:世界能源格局、能源安全、国际关系 受中东地缘政治形势日本核电危机国际能源格局出现重大调整。 一、国际能源新形势 北非、中东地区富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地区动荡的不确定性担忧让石油价格飙升,产油国从中收益;日本核电危机让国际社会“谈核色变”,必将引发国际社会理性反思核电站的利弊,特别是在核电占有重要地位的欧盟国家;核电资源的减少又将直接导致化石能源需求的上升,或将进一步增加中东局势的敏感性。因此,国际能源格局将发生 (一)国际能源消费增长重心将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特别是亚洲地区 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能源需求呈现迥然不同的走势,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重心将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2010-2040年间,发展中经济体的能源需求总量将增长65%,而发达经济体的能源需求总量基本保持不变。根据埃克森·美孚的测算,非OECD国家和OECD国家的年能源消费总量在2005年基本持平,但是到2040年前者的能源需求将是后者的两倍有余。其中,亚洲的增长将最为显著。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13-2035年间,仅东南亚地区的能源需求就将增长80%,而在2020年以前,中国需求会处于主导地位,此后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引擎。同时,到2020年代早期,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而印度则成为最大的煤炭进口国。 (二)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政治格局中的话语权大幅提升 如果说沙特、阿联酋、伊朗等欧佩克成员原油产量受到内部“配额”制约的话,俄罗斯则是“自由之身”,不受束缚。俄罗斯油气储量巨大,其石油产量2009年一度超过沙特。 俄罗斯能源部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比2009年增长2.2%至1015万桶/日,创下了自苏联解体以来的最高纪录。2010年的石油价格曾涨至每桶90美元以上,故俄增产动力充沛。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数据显示,2009年俄罗斯原油出口量为700万桶/日,其中80%出口欧洲市场。相同的分析逻辑,2011年石油价格攀升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位,俄罗斯必然会开足马力增产,可见,北非局势让俄罗斯不但不受影响,反而从中“渔利”。此外,由于利比亚石油产量骤减,欧洲各国也会相对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数量。因此,俄罗斯石油地缘政治影响力提升。 在天然气方面,俄罗斯则更具话语权。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也是世界天然气第一大出口国,利比亚事件对俄罗斯来说也是“重大利好”。近几年来,天然气凭借其清洁性和低碳排放等特点已成为欧洲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柱,然而由于欧洲主要天然气产地北海气田的产量逐年下降,欧洲不得不从俄进口大量天然气以满足其需要。但“俄乌斗气”让欧洲尝尽苦头,深刻意识到过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种种弊端,因此积极谋求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战略。但北非与欧洲隔地中海相望,南欧各国利用天然气管道从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等过进口大量天然气资源。 意大利埃尼集团(ENI)通过“绿溪”管道(Green Stream)每年从利比亚进口11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利比亚危机让意大利不得不关闭“绿溪”管道。无奈,欧洲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意大利只能“向东看”,转向俄罗斯弥补天然气的不足。可见,欧洲未来很难大幅降低自己俄气的进口比例,多元化战略面临挑战,俄地缘政治话语权大幅提升。 全球核电发展步伐放缓,化石能源需求放大。 日本核反应堆爆炸带来的直接损失巨大,但心理层面的间接影响会更大。日本能源匮乏,长期以来依赖进口,主要进口来源地就是海湾国家。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数据显示,按照日本国家发展战略,日本计划提升核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例,由目前的27%提升到2030年的50%,以减少日本对外能源依赖度、增加能源可持续性,提升自己的国家能源安全。但福岛事件,无疑会让日本重新审视自己发展核电替代战略。 此外,欧洲各国核电发展战略也趋缓。德国政府已宣布关闭7所核电反应堆3个月,重新评估核电工业。意大利政府原定就重启核电发展问题进行全民投票公决,但现在看来结果不会乐观。欧洲各国能源部长都表示欧盟要开专门能源会议讨论欧盟核电发展前景。 欧洲水电发电能力已经饱和,火电发展又受制于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而不会提上日程。核电和天然气被视为代替石油和煤炭的理想清洁能源,当核电发展遭“急刹车”,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需求又会大增。 作为传统的原油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