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明同志先进事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自明同志先进事迹

朱自明同志先进事迹 “充满物质诱惑的社会里,像朱老先生这样甘于平淡,一心为他人、为社会的人实在太少了。朱老先生始终坚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朱老先生是我们传统儒家文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实践者,是社会主义‘八荣’的集体体现者。朱老先生是我们时代的一座丰碑,当我们迷失在物质世界里的时候,抬头看看这座丰碑,必能汲取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这是朱自明同志1995年至2002年助学对象之一、云南大学在读研究生张继莲在朱自明70大寿时的感恩之言。是的,共产党员、退休干部朱自明同志凭着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1983年至今,历时28年,他捐出18万余元资助72位贫困生完成学业。他捡破烂、卖废品,“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扶贫助学”,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默默履行自己“希望孩子们能够多读点书”的质朴心愿,也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扶贫助学。”质朴的语言,饱含了多少希望,在细微之中我们感受到了最真切的人间大爱 1982年,在张坊担任乡镇干部的朱自明同志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了解到,许多品学兼优的孩子因贫困而辍学,想到自己短暂而辛酸的求学经历,想到自己儿时的梦想因贫穷而破灭,朱自明的心里忽然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不让孩子们重复自己的故事,一个伴随他终身的想法在他心里默默产生了。他泼墨挥毫书写了“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扶贫助学”的条幅,也在心里立下了捐资助学的铮铮誓言。1983年,当时月工资仅40元的朱自明同志拿出200元为6位学生发放了奖学金。1983年至1988年,他资助朱学明等3位学生达3300余元,其中朱学明同学直至大学毕业。此后,随着工资的提高,朱自明对贫困生的扶助力度也逐渐加大,从每年捐出一半工资到每年捐助3000余元,直到他1998年退休,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朱自明同志家庭负担也很重,妻子没有工作,儿女尚在上学,但是他并未因此而间断他的助学行动。1991年至1998年,先后有16位学生受到他的资助,金额从每人330元到3940元不等。1998年退休后,儿女们也各自成家立业了,没有了什么负担,朱自明干脆捐出了每年的全部工资,现在每个月的1890元退休工资,他都是“代领”一下,然后全部送到了贫困学生手中。28年间,先后捐款202474余元资助72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14人考上大学,2人在读研究生。 每年5月2日朱自明同志生日,带着声声的祝福和深深的感恩,当年和现在的受助学生总会回到朱老身边,和朱老的儿女们一起为朱老庆生。说起朱老清贫度日却给他们无私资助时,情到深处,他们忍不住泪洒当场。在长沙工作的朱学明忘不了小时候到朱老家量米度饥荒的往事:“读书时我虽然成绩很好,但家里很困难,眼看就读不起了。朱老的女儿比我低一个年级,回家把我的情况跟朱老说了,第二天朱老就走路来到学校,后来又去我家看了,从此便开始资助我。朱老对我很好,不但给我缴学费,给我买课外书,还叮嘱我要是家里没吃的了,就去他家量米……他对我就像父亲一样。”在广州工作的邹武动情的回忆:“如果不是朱爷爷在我读高三时资助我5000元,我可能连大学的门都进不了。”现在正在读研的黄春根更无法忘记,在2003年下半年,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就要升入高三了,但贫困的家庭让他面临辍学,他初中的校长与朱自明谈起此事,说他的爷爷奶奶都80多岁了,父亲腿脚不便丧失劳动能力,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如果因此不能参加高考实在太可惜了,朱自明听了,二话没说,当即拿出2000多元送到他家,第二年高考前夕,朱自明又亲自来到浏阳三中,给他送来了2000多元现金和两盒补品,并嘱咐他沉着应考。 其实,在受助的58位学生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体现了朱自明同志助人为乐、默默奉献的精神,都是朱自明同志对“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扶贫助学”的践诺都浸润了朱自明同志在漫长岁月中永葆的无私大爱! 从一名国家干部到拾荒老人,这是一个时代的“另类”。但在他长期的执着坚持中,让人们读出了他生命的精彩和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从张坊镇茶林村洪屋组到张坊集镇,两公里路程,无论寒暑,不管晴雨,朱自明同志在每天上午八点到十点都要走上一圈,路边的每一个烟盒、每一张废纸、每一个矿泉水瓶都被他收入他随身携带的红色塑料袋里。回到家里,朱自明便坐在屋檐下将他捡来的“宝贝”细细分类整理好,整齐地堆在角落里。退休后的朱自明便成为了一名“拾荒老人”,靠着拾荒,朱自明每年可以获得近千元收入。“我们自己有田,自己种菜,每个月开支不超过一百元,有千把块钱足够我和老伴过日子。”在朱自明将全部工资捐助给贫困学生后,他和老伴的生活就基本上靠他一点一点捡破烂、卖废品来解决。 作为一位月工资近2000元的老干部,完全可以在农村和老伴过上充

文档评论(0)

fuxinyueyanzh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