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沙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始终坚持科学发展 团结依靠人民群众
朝着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在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陈润儿
(2011年9月25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肩负党和人民的使命,伴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高举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经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胜利完成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谱写了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精彩篇章。这五年,是长沙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受益多的时期之一。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竞争优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2120亿元,预计到今年可达5600亿元,年均增长15.1%,人均突破1万美元,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第12位跃升到第7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4%,比2006年提高10.7个百分点。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工业增加值预计到今年可达2600亿元,年均增长19.7%,着力抓好“十大产业项目”,涌现了一批超百亿元的企业和过千亿元的产业。服务经济快速发展,商贸流通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到今年可达2120亿元,年均增长19.3%。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地方财政收入由2006年176亿元,预计到今年可达686亿元,年均增长31.1%。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一批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布局全球,深化合作。省会城市首位度快速提高,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占比由23%提高到29%,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占比由63%提高到68%。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排位,由第25位跃升到第9位。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推进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立足大河西,建设新城区,调整河西行政区划,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了湘江为轴、东西两翼的城市框架,扩展了发展空间。“十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市承载功能日益增强。五年累计投资850亿元,实施重点工程584项。城市地铁工程、4条过江通道、长沙湘江枢纽、城际铁路交通、长浏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武广沪昆高铁长沙枢纽、京广南北货站迁建、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和长沙引水工程项目建成运行。大河西先导区“六纵八横”道路骨架已经构建,承载功能基本形成,展示了城市新区雏形。城区三环湘江两岸风光带、橘子洲生态文化园、岳麓景区“两山一湖”、洋湖湿地公园、梅溪湖国际商务和科技服务中心等一批精品工程,已经或即将成为长沙形象新标志。组织实施一批特色街区建设、社区环境改造,展示了长沙的深厚底蕴和现代文明。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四大片区”和“十镇百村”的试点示范取得突破。农村公路通达、电力扩容、饮水安全、环境整治和校舍改造“五大工程”成效显著。长沙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两型试验大步推进。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的战略部署,选择大河西打造先导区,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达到了探索改革路径、创新发展模式、发挥示范作用、形成带动效应的目的,为科学发展探索了新路径,为经济建设增添了新动力,为长沙城市构建了新格局。用两型理念引领改革建设、破除体制障碍,激发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通过建立落后产能淘汰、生态环境补偿、生产污染治理和资源节约激励机制,创新土地管理、人口户籍、行政管理、投资融资体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初步形成。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抓手,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改变行为陋习,净化生活环境,优化窗口服务,彰显长沙精神,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发挥“五老”优势,进行“四项”教育。先后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切实改善公共服务,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严格安全生产监管,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推行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双拥模范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发展惠及人民,着力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预计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可达25890元、12450元,是2006年的1.9倍、2.3倍。大力实施“一健三改”安居工程,推进城市“四大片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