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扇
——浅述扇子的历史沿革和制作工艺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麈zhǔ)尾斑非疋pǐ),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白居易扇为引风纳凉遮日蔽尘之物汉代名之为“障翳”折扇扇大类集造型、雕刻、镶嵌、装裱、漆等工艺于一。绚烂多姿的据传说黄帝时代已有“五明扇”,,扇之历史约有5000年。在公元300年前后,中国就有关于扇子的记载。目前所见最早实物扇春秋战国扇,系1982年3月出土于湖北马山砖厂一号战国墓之竹扇。其扇形如古代之单边门扇,有如今之菜刀形。古代皇帝用长柄大扇显示他们尊贵的地位。 纨(wán)扇的扇面是用丝绸做的,它的出现晚于羽毛扇,流行于汉唐。 在唐代流传下来的图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手拿纨扇的古代美女。 羽扇和纨扇都不能折合,不方便故汉代名之为“障翳”。汉代之扇形多为门扇形,但亦有出现。东晋大书家王羲之曾为蕺山老媪书六角扇王羲之为我国古代书圣,他的字在当时就为人所重,字值千金,许多人以能得到王字为莫大荣耀,所以传出了很多翰墨如宝的趣闻韵事,其中一则即为“题扇赠老姥”。《晋书.王羲之传》本传载:“大书家王羲之不一会销售一空。以后就把这座桥名之为“题扇桥”。可见,其时扇形已多。从汉代《怨歌行》中“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诗句来看,其时不仅有门扇形扇,且已出现团扇(纸扇)。团扇之兴,或在南北朝之际,而盛于隋唐时代。此可从大量古代壁画、绢画、出土文物及诗文记载上证之。大约在北宋( 960-1127 )时期有了折扇,但并不流行到了明代( 1368-1644 )才开始大量使用。而今世多见之折扇,则系从宋初由日本和朝鲜(高丽)传入,而盛行于明代。是,元明清扇艺蔚成风气,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或书或画,集欣赏与实用于一体,渐成传统文化之奇珍异宝,为世人所重。扇画之盛,首推两宋。宋代尚文息武,故画学灿烂。今日可见之宋代扇画多为团扇,水墨丹青,雅韵欲流,山水、人物、花鸟俱臻佳境。至明清,扇画几至泛滥,名流庸手争相为之,目不暇接矣。逮至民国,以迄今日,人们于扇上书画仍热爱不减,或缘于其形制之玲珑而易收藏,或因乎其工艺精美而可把玩,至若名家书画之扇,则尤受宝爱藏。言之有趣,后世为文人雅士所喜爱之折扇,原称为撒扇,其流入之初,曾被认为是下贱之物。甚至在明代永乐年前,“惟妓女用撒扇”是永乐皇帝朱棣垂青于折扇,赏赐众臣,始获推广的。看来,雅俗嬗变,个中有许多消息让人。自明代中晚期后,折叠扇已风靡一时,大有取代团扇之势矣。 折扇的扇骨多为竹制,也有用红木、檀香木或象牙等珍贵材料制作的。 扇不仅实用而且是一种艺术品。扇骨上可以刻书画,供人欣赏.若为名家制作,更为珍贵。 扇面上往往有画,我国的古代图画中,扇面画占有一定的地位。名扇面也常有书法家的笔墨,常常是一个画家作画,一个诗人作诗,书画并重扇之形制概不外柄扇与折扇二类,其质地则竹、羽、纸、罗、绢、蒲、象牙等皆有。若以今日眼光视之,又不妨分为工艺扇与书画扇二类。工艺扇美在工艺,书画扇贵在书画,虽同为欣赏,但所欣赏之内容不同。若扇骨工艺与书画艺术双美并臻,堪称完璧。 自民国以来,名流显要,文人墨客,士农工商,任何阶层有嗜扇艺者,扇艺几乎已成中国人实用与欣赏之日常物。 在艺术界,虽然仍大量沿用传统工艺所制之成扇作书作画,然而更多的是采用其形式而不再用成扇作书画,直接在裁成团扇或折扇形式之宣纸上作书画,日渐成为风气,可见,利用扇面形式创作和欣赏书画艺术,已是普遍之事实。如此,则艺术之欣赏功能已跃然而上,而其实用功能则日渐退居其次矣。扇面书画,历代佳构如林,从两宋团扇以至明清折扇,从马远以至齐白石,工笔写意、白描泼彩、丹青水墨、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莫不荟萃于盈尺之扇面上,予人以美的享受。其赏心悦目处,又岂限于形制之细小乎?扇面作品,主要是采用团扇和折扇这两种传统表现样式,手法多样,风格不一在我国舞台上,扇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传统戏剧使用扇子的节目很多,起到增添艺术表现力的作用。现代舞蹈也有利用扇子的,如大家熟悉的扇子舞、花鼓舞等。 扇子还是一种很好的礼物。在城市里一般都有专卖扇子的商店。在那里有价格非常便宜的纸扇,也有价钱昂贵的工艺扇。纸扇是夏天人们出门旅行的必需品。工艺扇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朋友所以不仅春夏季节进出扇店的人很多,就是到了秋冬季节也仍然有不少人在购买扇子,作为送礼的精品。 扇子的种类多,用途广。从古到今,既继承传统不断开发。现在,苏州的檀香扇、杭州的绢扇、黑纸扇,湖州的羽毛扇等更因其质优形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看来,古老的扇子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走出人们的生活明代盛行金面,清代崇尚素色和夹纱的扇面折扇平时是折叠起来的一般人看扇子肯定先看扇骨,扇骨的优劣是第一像。任何一上佳的扇子,扇骨占了很大的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