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的田园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2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田园诗的成就最大。陶源明的生活和思想发展对他的田园诗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其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最受后人称道的是其平淡自然的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影响深远。51-51免费 关键词陶源明 田园诗 艺术特色 影响 51中国诗坛,人才辈出,其中“五柳先生”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出身在东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的田园诗不多,却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厌恶污浊的官场,绝然躬耕田园,矢志不改。在田园生活中,他领略了田园的美好,民风的淳朴,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他还将当时士大夫所不耻的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带入到诗歌领域,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创作的先河。他的田园诗风格自然质朴,体现了自然质朴的创新美、自然淡永的抒情美、意境盎然的形象美、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自然”的风格至今都可称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乎无人能超越其艺术的高峰。 网- 陶渊明生活发展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荆林街)人。他是中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当时,严格区分级的门阀制度高度发展,士人的仕途基本上决定他的出身,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庶族寒门深受压抑。这种严酷的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赫,官至八州都督,曾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亦做过地方官,外祖父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但至陶渊明时,家道早已中落,生计极其艰难。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这时东晋政治又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以陶渊明生活的主要时期来说,便经历了司马道子、元显的专权,王国宝的乱政,王恭、殷仲堪的起兵,桓玄的夺位,以及后来终于夺取了晋政权的刘裕势力的兴起。左右政局的士族和军阀所热中的是争权夺利,他们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陶渊明一生曾五次出仕。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出为江州祭酒。但很快就“不堪吏职”而辞职回家,“躬耕自资”。第二次出仕,在他三十五、六岁时,为刑州刺史恒玄幕燎。恒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大军阀,专横放扈,陶渊明由于生性耿介,对其厌恶和忧虑,于公元401年冬,借母丧为由,辞官回家,又开始了躬耕田园的生活,第三次出仕,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即是陶渊明归隐三年之后。先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第四次出仕是公元4仍年从刘裕处转任建成将军刘敬宜的参军。第五次是义熙元年(405)八月,陶渊明又求为彭译令。是年十一月,作了八十天县令的诗人,终因“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辞官回乡,彻底走了二十多年漫长的归隐的道路。陶渊明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植杖耘耜,清流赋诗覆成自己的“天命”,因而从心灵的深处释解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陶渊明的退隐,既出于对时势动乱、仕途险恶的忧虑,为了避祸而远离官场,也根源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门阀、制度下,寒士难有作为,他的“大济苍生”的宏愿注定会破灭;而面对官场的恶浊的黑暗,既无力改变,又不愿同流合污,陶渊明最终选择了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正因为他把壮志埋在心里,所以一直没有忘却现实,常常流露出对腐朽的现实的不满和壮志不得施展的焦灼和悲愤。在性格方面,陶渊明率真刚直,不合于官场,官事繁忙劳顿,也不合他自由闲静的习性。还有一方面,在于他本身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心为物役”是他最大的精神瘸苦,他要摆脱的自身躯壳及物质的役使,获得心灵的自由。陶渊明一生儒道两家思想冲突很激烈,表现在他生活中就是屡仕屡隐。总之陶渊明既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吸收继承了多种思想观念,从而融合成了独具一格的陶渊明的性格。51-51免费论文 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在中国诗史上是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的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他的田园诗有着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弥漫着五谷和桑麻的芬芳,洋溢着劳动的欢悦和艰辛,表现着农民生活的苦难。这些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田园诗到后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相结合,形成了绵绵不绝的山水

文档评论(0)

zhuo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