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啼笑因缘》中凤喜的人物 (汉语言文学专业)形象
论《啼笑因缘》中凤喜的人物形象??(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6-09-13 15:38:57)
分类:?学生毕业论文库(汉本) ?????论《啼笑因缘》中沈凤喜的人物形象内容摘要: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中的女主人公沈凤喜作为生存于中国传统男权社会女性形象的代表,其一生前后时期分别扮演了任人玩弄的物品性天使形象和惨遭弃置后被禁闭的疯女人形象。而这正是作为两性性别对峙中两个男性樊家树与刘德柱对作为第二性——女性沈凤喜这种角色的转换与确认。本文从沈凤喜角色转换、被禁闭的疯女人等方面剖析了沈凤喜的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独特的男权社会的“女性真象图”。关 键 词:天使 疯女人 女权主义解读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于欧美国家的一种西方文艺批评思潮,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深入到文学领域里的产物。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努力发掘不同于男性的文学传统,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强调追求女性的价值、尊严与独立;它发现了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它声讨了男权主义传统对女性创作的压抑,第一次对几千年来以男权制为中心的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颠覆。女权主义批评在80年代传入我国,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头。它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女作家的作品上。其实,分析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正如中国女权主义批评家戴锦华所说:“真正的女权主义文学和艺术批评,重要的在于提供一种女性视点,用女性视点去解构文学中的男权主义文化中心的存在和整个男权社会的权力机构。在这个观点引发下,所有的作品都是我们批评的对象,特别是男性作家的作品更是我们批评的对象,甚至包括一些通俗作品都是我们批评的对象……实际上,女权主义批评可以对一切作品进行分析。”下面笔者试以女权主义批评方法来解读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一、角色的认同与转换《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出身于一个社会底层的大鼓世人家庭,在当时的社会里,她是一个赤贫无产者。她的独特之处是偏偏生有令男人神魂颠倒、渴望据为己有的女人的“花容月貌”,而这正铸就了她命运的急剧起伏的变化。在沈凤喜人生的前后两个阶段,她分别扮演了“天使”与“疯妇”两个不同的角色,而这正是樊家树、刘德柱两人作为两性性别对峙中的男性完成了对作为第二性——女性角色的认同与转换。撇开樊家树、刘德柱这两个人物的政治、文化、道德内涵不谈,我们先着眼于他们与女性对立的男性共同点上。两者对沈凤喜“天使”形象的认同与界定都建立在沈凤喜“色”的基础上。樊家树在初次相识沈凤喜时,一下子就被沈的少女青春魅力所迷住:“来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面孔略尖,却是白里泛出红来,显得清秀……虽然十分寒素,自是有一种清媚态度,可以引动看的人。”樊家树在当时的社会里算得上是高高在上的,樊沈之间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悬殊极大,然而是什么使沈凤喜轻而易举地俘虏了樊家树的心、并且使樊家树摒弃一切世俗利害关系而死心塌地爱上她呢?答案正如上面所说,沈凤喜的“色”是维持两人爱情的唯一纽带。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双方爱好、兴趣、文化层次、精神情感等和谐一致的基础之上的。保加利亚伦理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把产生的爱情“吸引力”因素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五:社会特征(阶层、阶级等属性);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思想和世界观的信仰;道德准则和价值体系;审美价值体系;智力水平、文化程度;天分、教养、日常社会交往的举止、服饰、外表”。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文化精神层次的门当户对原则更具备相当的合理性。用此观点来分析樊沈的爱情实质,我们不能不指出这份爱情致命的缺陷: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没有相互的理解作为基础,而缺乏精神文化共振的爱情必定是飘浮无根的空中楼阁。(沈凤喜后来与刘德柱结合,也有一方面是沈的原因。)樊家树到北京来投考,而后在一高等学府接受了许多的新思想新观念。而沈凤喜经济地位低下,没有进过学堂,只“稍微认识几个字”,文化层次差异使她无法和樊家树在内在精神层次上取得沟通,这种无形的裂痕注定在以后的爱情发展过程中产生负面影响。樊沈产生爱情的出发点是绝不相同的,车晓勤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动机理论)分析樊沈之间爱情的实质,他认为:“导致樊家树沈凤喜之间爱情悲剧的原因,就在于他俩对爱情的需求不同……樊家树迷恋的是沈凤喜的朴实、清秀的自然美,而沈凤喜及其家人惊喜的是樊家树慷慨解囊的金钱……一个爱自然美,一个爱铜臭钱。”此说言之有理。樊家树后期用钱供沈凤喜上学是潜意识里觉得沈凤喜的文化层次太低,那股清纯之色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这一点刘德柱倒无所谓),也就满足不了男人潜意识里膨胀的虚荣心。中国传统的“士”(才子)理想中的女子应才貌双全,既貌美绝伦,又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样样略通一二;既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旦大学介绍-PPT简介(经典版).pptx VIP
-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儿科三基三严考试题库.doc VIP
- 品管圈PDCA参赛作品-血透中心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合格率医院品质管理案例(1).pptx
- 2025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诊治和防控指南推荐意见(全文).pdf VIP
-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10的认识.ppt VIP
- 基于统计方法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pdf VIP
- 沙场转让合同协议书.docx VIP
- 数字医学专业介绍.pptx VIP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