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二十世纪《水浒传》的影视传播
论二十世纪《水浒传》的影视传播
论二十世纪《水浒传》的影视传播 摘自武汉图书馆网站 发布者:张高峰 发布时间:2005-12-30 作者:段金虎 王新芳 在二十世纪《水浒传》的传播方式中,既有传统的文本传播、戏剧传播等形式,又出现了影视传播、网络传播等新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不断更新,为《水浒传》的传播提供了不同以往的手段,这使《水浒传》的传播在二十世纪更加广泛深入,显示了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影视传播是二十世纪出现的新的传播方式,和戏剧传播相比,其表现形式更加具有现代气息,故而更易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接受。二十世纪以来,《水浒传》不断被改编为影视剧,梁山英雄好汉的形象,也因此更加深入人心。本文试图从影视传播这一特定角度切入,描述二十世纪《水浒传》传播的概貌。一、电影对“水浒”故事的传播上世纪初,电影技术传入我国,于是我们开始有了第一批国产戏曲电影,它们是任庆泰在其开办的北京丰泰照相馆主持摄制的,其中以《水浒传》为蓝本的有戏曲片《艳阳楼》(1906年)和《收关胜》(1907年)。《艳阳楼》由京剧“俞派”创始人俞菊笙主演,《收关胜》由许德义主演。据后人记述,这些戏曲短片当时在戏院放映时,“有万人空巷来观之势”[1](P25)。作为中国第一批影片,它们首先是被当作一种戏曲演出的纪录而拍摄的。由于当时拍摄工作的条件限制和缺少经验,因此银幕效果不甚理想。这些戏曲短片,作为中国民族电影的滥觞,虽然隐约预示了电影作为艺术的某些成份,但它们离成熟的电影艺术还有相当的距离。不过这并不妨碍它们开中国民族电影之先河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深远意义。二十年代以后,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电影逐渐增多,内容日渐丰富。如1927年上海长城画片公司摄制了《一箭仇》《石秀杀嫂》和《武松血溅鸳鸯楼》,上海青年影片公司摄制了《宋江》,大东影片公司摄制了《武松杀嫂》。1928年大东影片公司摄制了《武松大闹狮子楼》,1929年复旦影片公司摄制了《大闹五台山》,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摄制了《大破高唐州》等。三十年代以前拍摄的这些“水浒”电影都是无声电影。三十年代后,中国出现了有声电影,这为电影赢得了更多的观众,也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大量的《水浒》故事被搬上银幕,成为老幼皆宜的欣赏方式。1936年由新华影片公司摄制的《林冲夜奔》,是较早的配音戏曲影片。继之,1937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制了《夜奔》,1938—1940年上海华新影业公司相继摄制了《武松与潘金莲》、《四潘金莲》、《林冲雪夜歼仇记》、《潘巧云》、《打渔杀家》1940年上海艺华影业公司摄制了《阎惜娇》等。这些都显示了《水浒》题材对电影界的巨大吸引力。五、六十年代,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彩色电影。1961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了彩色戏曲艺术片《下书杀惜》,应云卫、杨小仲导演,周信芳主演。本片是影片《周信芳的舞台艺术》的一部分,全片包括《徐策跑城》、《下书杀惜》两个折目。1963年该制片厂又摄制了应云卫导演,著名艺人盖叫天主演的彩色戏曲片《武松》。包括《景阳岗打虎》、《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飞云浦》、《鸳鸯楼》六个单折。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了舞台艺术片《野猪林》,李少春饰林冲,袁世海饰鲁智深。影片突出了林冲和高俅父子、陆谦之间的冲突。电影中森严的白虎堂,迷蒙的野猪林,高超的武打艺术,山神庙雪夜歼仇的场面,比以往《水浒传》影片别开生面,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它说明《水浒传》改编的电影在全国解放后已逐步提高了思想和艺术境界。六十年代以后,大陆拍摄的水浒电影较少,而香港电影对《水浒》的热情却有增无减。1963、1964两年香港邵氏电影公司接连拍摄了《阎惜姣》、《潘金莲》两部影片。后来该公司又相继拍摄了《水浒传》、《快活林》(1972年)、《武松》(1982年)。1983年惠基合众电影有限公司摄制了彩色宽银幕功夫片《浪子燕青》,由山东省武术协会协助拍摄。九十年代后,香港拍摄的《水浒》电影多是无厘头搞笑之作,故事情节往往和原著大相径庭。只有1992年拍摄的《水浒传之英雄本色》基本忠实原著,故事情节虽小有变动,但没有伤筋动骨。影片描写了林冲、鲁智深的故事,片中白虎堂、野猪林、杀陆谦等情节都有,唯一可惜的是少了“风雪山神庙”的戏。本片的武打场面使用特技手法拍摄,有助于渲染故事情节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小说《水浒传》中,林冲性格有怯懦和优柔寡断的一面,而影片用大量场面展示林冲的武学神功,并且是通过和鲁智深的切磋来表现,于是林冲性格中豪迈、刚勇的一面,和重友情、讲道义的一面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梁家辉饰演的林冲极有神采,给观众印象极深,徐锦江演的鲁智深形象也不错。后来拍摄的《黑旋风李逵》也是徐锦江演的,故事情节和小说出入较大,李逵竟也谈起了恋爱。1993年高志森导演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