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基础练习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
二、目标引导
目标一:复习“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掌握与“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
目标二:复习“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
目标三:复习“大众传媒的变迁”,掌握“三大媒介”、“第四媒介”等历史概念,
四、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1.揭开“断发易服”序幕的是
A.留美幼童与学监斗争,穿西装,剪辫子B.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组织“不缠足会”
C.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倡导剪辫易服D.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穿西装
2.近代生活习俗变化存在地区性的不平衡,其中下列地点变化最大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重庆
3.西餐在中国最早可能出现的区域是
A.南部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c.通商口岸和大城市 D.内陆边境城市
4.下图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发行的粮票、布票和油票,到1992年,中央政府宣布取
粮票、布票和油票
A.我国的粮棉油价格基本稳定 B.我国的粮棉油购销矛盾已经得到彻底解决
c.粮棉油票等的实行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D.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5.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为改善人民生活采取
A中央政府为解决百姓粮食供应而采取 的措施B.中央政府为解决百姓住房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C.中央政府为丰富百姓餐桌而采取的措施
D.中央政府为提高全国绿化水平而采取 的措施
程
6.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1999年的41.9%,这说明
A.中国人的居住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B.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绿地面积上升D.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7.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重要措施是
A.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 B.制定颁布《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轮船、火车、汽车和电车的引进对中国运输产生的影响是
A.改变了中国
B.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革c.中国的传统交通工具和方式因此而被废止
D.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9.右图是轮船招商局,其兴衰与中国近代以来
A.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
B.轮船招商局的出现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江 海运输的垄断
国民政府成立后,轮船招商局垄断了全国的轮船运输业 D.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呈萎缩状态
10.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事业发展迅速,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中国铁路发展的叙述正确
A.中国境内保存至今最早的铁路是淞沪铁路
B.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
C.民国时期奠定了中国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D.到“九五”(第九个五年计划)期末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跃居世界第一
11.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土地上见到汽车可能是在
A.鸦片战争后的通商口岸 B.19世纪晚期的上海租界
c.20世纪初的上海 D.辛亥革命后的南京
12.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其原因主要是
A.技术落后 B.政治腐败、民生凋敝c.战争频繁 D.铁路运输冲击
13.飞机是目前世界上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历程
A.冯如是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性人物B.中国第一条民航航线是“北京——天津”
C.新中国一成立航空事业的发展就突飞猛进 D.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航空大国
14.交通工具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③不断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加快了生活节奏④改变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电话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它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形式,在人们生
A.近代中国第一个电报房 B.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出现在福建
c.国民政府时期,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大多架设了电报线路
D.近代的有线电报多为军事目的
16.通讯工具的变迁反映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和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冻货类物资采购项目135.docx VIP
- JJF 1815-2020 Ⅱ级生物安全柜校准规范.pdf VIP
- 颞下窝手术入路解析课件.ppt VIP
- 飞行营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ABB IRB 6700机器人产品手册 中文.pdf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02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基本不等式+恒(能)成立问题)(7大考点)(原卷版).docx VIP
- 总会计师竞聘演讲稿PPT.pptx VIP
- 征信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简版2024年12月最新版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2025年酿酒师、品酒师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pdf VIP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